大唐皇太子!
如果李世民為了鞏固權威,主動挑起戰事的話,不說彆的,絕對先背一個好戰之君的帽子。
如此一來,就算打勝了,恐怕也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但如果是做足了準備被動應戰的話,那一切可就不同了,古人都講個師出有名,有了名了,那就是正義之師,是王師。
而李淵就是這個名。
自春秋以來,百家綻放,各種思想上的對撞持續百年,最終,在秦一統天下之後,民族有了基本的雛形。
而漢室四百餘年,這個雛形漸漸發育完整,特彆是在漢武帝罷黷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儒家學說貫穿中國曆史。
在這漫漫長河中,有兩點刻在了這片大地上,一為忠,二為孝。
這兩點,可以說是不可觸犯的天條,不忠不孝之人,必將被世人所唾棄,中華上下五千年,皆是如此。
這個道理,突厥人也明白,所以拿下李淵,便能換取天大的好處。
而一旦他們圍攻靈州城,李世民便處於了不敗之地,他一可以順勢派兵征伐突厥,二得到了忠孝之名。
到時打勝了,他的名望更進一步,而敗了也無大礙,反正名聲已經有了。
名聲這玩意,彆看在現代虛無縹緲,但古人重名,李世民更是如此。
曆史上,剛剛登基的李世民,不僅逼迫史官篡改玄武門之變的真相,還將李建成抹黑成了一暴虐之人。
這種對死人的防備,一直持續到了貞觀中期,皇位穩固之後,才又是追封隱太子,又是過繼子嗣的。
而之後,李世民也深知史筆如鐵,為了個好名聲,他又令史官原原本本的記載了玄武門的前因後果。
所以李淵就是魚餌,是李世民專門用來釣魚的。
想通了這一點,李承乾心裡立馬五味雜陳,怪不得李世民非讓他送李淵來靈州城。
這皇家的親情,不論是真是假,果然都摻雜著算計啊。
李承乾心累的同時,看向李淵的眼神中帶上了幾分憐憫,為了讓李世民坐穩皇位,李淵也是心思頗深啊。
他的這種眼神,讓李淵有種被冒犯刺痛的感覺,當下惱怒道“既然想明白了,就滾吧,等什麼時候靈州城被圍了,再什麼時候來找朕。”
“孫兒告退!”
剛從寢殿出來走了沒兩步,就見李叔伯站在不遠處,看到自己後,立馬跑了過來。
“殿下!”
“李將軍可有事?”李承乾語氣生硬道。
“沒…沒事,末將就是問問太上皇是否要離開靈州,好提前安排路上的防務。”
李承乾以為李世民既然早有謀劃,那李叔伯應該知曉點什麼,但沒想到,此人居然也被蒙在了鼓裡,要不然,也不會問李淵會不會走了。
“皇祖父不會走”李承乾搖搖頭,語氣軟了幾分道“將軍還是做好大戰的準備吧。”
“諾“李承乾的態度轉眼又變得和藹了起來,變臉之快,讓李叔伯看不透的同時,也歎於皇家之人的早熟。
“將軍,來之前父皇可跟你交代了點什麼?”
沒頭沒尾的一句話,讓李叔伯納悶不已“陛下未曾交代什麼,隻是說,要保護好太上皇。”
嗬嗬……
李承乾莫名一笑,這笑似是冷笑似是嘲諷,帶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