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話從嘴出入人耳,人家說你說了,你怎麼證明你沒有說?
雖然悠悠之口重於泰山不得不防,但要是這麼防,恐怕就是適得其反了。
李世民這一琢磨,也是這麼個道理,但有道理歸有道理,但皇帝言出法隨,他已經開了口,就這麼隨隨便便將話收回來的話,著實有點掉份啊。
這個時候,發小長孫無忌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滿朝文武之中,沒有一個人能比他還了解李世民。
哪怕李世民一句話未說,甚至動都未動一下,但長孫無忌就是能明白李世民的想法。
“陛下,臣覺得殿下所言有理,如今已是大災,要是再發生動蕩,恐怕事情會更加不可控。”
李世民也能想明白這個理,但他就是有人會趁此機會,將蝗災的鍋扣在他的頭上,要是那樣的話,李世民百口莫辯啊。
這表示所謂的做賊心虛吧……
李承乾看著李世民眼睛提溜來提溜去,勸解道“父皇也不必過多憂慮,畢竟您也沒做什麼錯事,那李承道等人不就是您保全的嗎?”
“況且,自父皇登基以來,施的都是仁政,百姓皆說您是仁德明君,自然也不會多說什麼,最多也就是抱怨幾句老天爺和朝廷罷了。”
聽完這一番話,李世民恍然大悟。
對啊,這玄武門的事,現在民間有無數個版本,有人說自己造反,但也有人說自己是平叛,要不然,怎麼可能不趕儘殺絕。
這事在民間本來就沒個定論,就算拿這個說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要是下了這麼道旨意,反倒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了。
李世民很快就徹底想明白了,而後給了房玄齡一個眼神,這位丞相立馬站出來勸解,李世民自然順坡下驢收回了旨意。
這件事,也就這麼翻篇了,接下來才是最頭疼最要命的問題。
“太子對這蝗災,可有何辦法?”
李承乾的聰慧,讓李世民下意識的又生出了點希望,房玄齡等人是束手無策了,這就是時代的局限性,與智慧無關。
李承乾可能沒有他們聰明,但他經曆過信息時代的熏陶,雖然改變不了災情,但減輕災害問題不大。
“父皇,這蝗蟲來勢洶洶,現在最重要的便是滅蝗。”
滅蝗……
房玄齡等人一副為難之色,這蝗蟲自古便被傳為神的化身,滅蝗就是滅神啊,這著實有點可怕,要是惹怒了老天爺,保不齊還會降下其他的災害啊。
這種想法聽起來很可笑吧,但古人就是這樣。
在唐玄宗李隆基時期,天下蝗災四起比現在可嚴重多了,但滿朝文武包括李隆基在內,都隻是覺得這是上天的懲罰。
天意不可違,所以不僅沒有救災,反而下旨,不得百姓傷害蝗蟲。
直到揭竿而起的人越來越多,李隆基才害怕了,也顧不上老天爺了,直接下令開始滅蝗。
短短一月,滅殺蝗蟲百萬隻,自此蝗災消散,諷刺的是,蝗災剛剛結束,李隆基便舉行祭蝗大典。
這個時代,人們就是這樣迷信,哪怕房玄齡等人頗有智謀,也隻能局限於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