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太子!
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李承乾在靈州,數次召集一眾商人開座談會,鼓勵他們要不斷創新,不斷推舊出新,不斷鑽研新的東西。
甚至為了提高商人的積極性,李承乾還推出了一係列獎懲措施。
這麼多年來,在他的推動下,靈州的新東西層出不窮。
畢竟古人也不是傻子,給他們一塊肥美的土壤,他們自然會種出豐盛的果實來。
哪怕這些果實都是亂七八糟的,但推動社會進步的,不就是各行各業的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嗎?
再加上李承乾十分注重保護個人專利,一旦搞出新東西來了,那就能獨占市場。
壟斷,便代表著財富。
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所以在靈州,不論是商人還是個人,搞研究的積極性都很足。
也正是因此,這麼多年來,靈州的專利無數。
如今大唐給地勢頭迅猛,靈州之所以還能在市場上獨占鼇頭,憑借的,就是這些獨一無二的專利。
可以說專利法典,保護的是靈州的利益,損害的,則是大唐其他商人。
這些人眼紅,正常,但是卻不合理。
李承乾是靈州的都督,那麼他自然要維護靈州的利益,當即,便站出道“父皇,兒臣認為此舉不妥。”
他一出來,立馬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此刻太極殿裡的這些人,不論是大官小官,要麼是自家直接經商,要麼是背後有無數商人。
憑借專利法典,靈州商人吃香的喝辣的,這自然讓這群人眼紅不已。
畢竟白花花的小可愛,誰不喜歡呢。
所以,在李承乾站出來之後,立馬就有人反駁起了他。
這些人,引經據典借鑒古今,話裡話外將李承乾一通損。
除了王矽和房玄齡等幾個少數與李承乾關係不錯的人外,大部分人都是冷眼旁觀。
哪怕就是李世民的那些心腹老兄弟,對李承乾也是多有怨言。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李世民看著滿朝文武的樣子,暗歎一口氣,而後問向了李承乾“這專利法典由靈州先行推出,太子既然覺得廢除不妥,不如說說為何?”
“父皇。”李承乾站出一步,獨立於群臣之外道“故人言,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市井一道也是如此。”
“自己費財費心費力,研究出了新的東西,結果被他人拿去就用。”
“今日廢除專利法典,那商人還有何積極性鑽研新的東西?”
“長此以往下去,我大唐還能誕生何新興事務?”
“沒有了不斷推新的技術商品,大唐又該如何進步?”
“一個進步不了的社會,一個沒有了創新力的社會,又有何前途?”
“在未推行新政前,諸位大人誰曾想過,朝廷一年賦稅能到四五千兩?”
“誰又曾想過,原來百姓不種田也能活的很好?”
“這就是變革帶來的好處,變則生,不變則死,望父皇明察。”
李承乾連著的六個質問,令一眾人都閉上了嘴。
李世民則一副深思之色。
在未聽到李承乾的這番話前,李世民沒覺得專利法典有什麼大不了的。
之前要不是李淵突然駕崩,他可能已經下旨廢除了。
但是現在,一語驚醒夢中人。
皇帝沒想到,一個他到現在都搞不清楚的專利法典,居然有這麼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