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稍一琢磨,便狠下心衝著舌尖重重來了一口。
上牙下牙這麼一碰,便瞬間麵色劇變。
李世民察覺到了程咬金的異樣,心裡頗為疑惑。
程咬金和秦瓊雖說情誼頗深,但也沒到生死相交的地步啊。
看來,再精明再混不吝的人,也是有真心的啊。
李世民拍了拍程咬金的肩膀,哽咽道“諸位莫再哀傷,不要驚擾到了叔寶。”
大家就等著這句話呢。
如今皇帝這麼一張嘴,眾人自然立馬順坡下驢。
一番抽泣哽咽過後,秦府恢複了平靜。
秦瓊不論是對大唐,還是對李世民,那都是居功甚偉。
他的功勞,要是細數的話,估計要論個三天三夜。
這樣的國之基石,於情於理,都該風光大葬。
但是前有李淵後有長孫皇後,若是再大辦喪事的話,恐怕會有人借機造謠生事。
比如什麼皇帝無德,所以老天爺降罪於他的身邊人……
雖然如今國泰民安,這個可能性很小,但小心無大錯。
所以,秦瓊的喪事,最好是可以從簡。
但以秦瓊的功勞,李世民若是主動表露出這個心思,恐怕會立馬寒了其他人的心。
人心不能寒,但政治風險也不能冒。
如此一來,那隻能借他人之口說出來了。
李世民先是掃了眼程咬金,而後又覺得不合適,隨即便望向了其他人。
瞅來瞅去,須臾片刻過後,李世民的眼睛,放在了房玄齡的身上。
他的身份,最為合適。
並且,定然能懂自己的心思。
當朝首輔,文官之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能混到這般地位。
若是沒有幾分揣摩帝心的本事,房玄齡早都將李世民得罪的死死的了。
皇帝一撅屁股,房玄齡就知道他想拉什麼屎。
說實話,這個時候秦瓊的喪事的確不宜大辦。
但以他的功勞,若是不大辦,那就是一種侮辱。
如今軍政分離,他若是張了這個口,定然會得罪整個武將集團。
而武將和文官之間,因為軍費之爭,本就有了縫隙。
如今要是按照李世民的心思,那這道縫隙,定然會迅速擴大成一道壕溝。
這以後的日子,怕是就不好過了。
但要是不順著皇帝的心思,這以後估計更難過。
唉,難啊難啊……
當官不容易,當大官,更是難上加難啊…
房玄齡心裡一陣苦澀的權衡過後,站出躬身道“陛下,秦將軍居功甚偉,如今不幸故去,這後事如何處理,還望陛下明示。”
李世民抽泣一聲,毫不猶豫道“叔寶乃國之基石,沒有他,就沒有今日的大唐,也沒有朕的今日。”
“傳旨,追封叔寶為定安王,以一品親王禮,陪葬昭陵,風光大葬。”
追封王爵,李世民真的大方啊……
武將集團心裡一喜。
如今大唐威服四海,天下承平日久,這些人,平日裡心裡格外的憂愁。
他們就怕馬放南山刀槍入庫。
不打仗,他們就無用武之地,無用武之地,那慢慢就會淪為邊緣人。
一但混到了邊緣,那就會逐漸被皇帝遺忘。
打仗不可怕,被皇帝忘了才是最可怕的。
此次李世民對秦瓊的身後事如此看重,看來,皇帝對他們這些武人,還是十分看重的。
就在武將們稍稍心安之際,房玄齡不負期望道“陛下,臣覺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