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石子小道上,李承乾突然開口喚道“國公。”
“臣在。”
李靖上前半步,李承乾駐足轉身,問道“陰山軍該如何安置?”
“臣聽從陛下吩咐。”
李承乾笑了笑,又問道“這羅明和拓跋宏如何?”
“回陛下。”李靖神色坦蕩道“羅明聰慧,在兵事一道上頗有天賦,日後磨煉一番,定然不俗。”
“拓跋宏性情跳脫,行事有點輕浮,但對於騎兵頗有見解,日後磨練一番,定……”
話未說完,李承乾就笑著擺擺手道“國公還真是夠謹慎的,這話像是什麼都說了,又像是什麼都沒說,怎麼,是怕以後他們若是出了什麼事,朕會牽連到你身上嗎?”
心裡那點小九九被挑明,李靖臉一紅,低頭道“陛下恕罪,臣…”
“行了。”李承乾轉身,便走便道“朕不會卸磨殺驢,我大唐也不會馬放南山刀劍入庫,以後指望國公的地方還多著呢,國公大可不必如此謹慎小心。”
話說的好聽,李靖根本沒往心裡去,隻是隨口應付道“陛下教訓的是,臣銘記於心。”
李承乾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走出二十幾步後,才又道“陰山軍精簡一部分,拆分為兩軍,按大唐軍製,每軍定額兩萬餘人,就由羅明和拓跋宏出任主將,你覺得如何?”
羅明獨掌一軍倒是沒什麼問題,畢竟他現在就是第三軍主將。
但拓跋宏,要資曆沒資曆,要經驗沒經驗,貿然把他提到高位,怕是有點拔苗助長。
李靖心裡覺得有點不妥,但嘴上卻又毫無異議道“陛下安排的妥當,臣覺得可行。”
李承乾猛然駐足轉身,眼神之中有無奈也有失望。
看來,這李靖是鐵了心的不想再參合政事了。
戰場上也是一員猛將,怎麼現在就隻想明哲保身闔門自守呢?
李承乾想不明白,大步往東殿走去。
剛剛那一個眼神,令李靖的心,不知不覺就提到了嗓子眼,擦了擦額頭的冷汗,連忙又跟了上去。
東殿很是安靜,門口值守的兩個太監看到皇帝衝這邊來後,匆忙跪地。
李承乾到了門口往裡麵看了看,隨後道“父皇就在裡麵,國公進去看看吧。”
想到李世民,李靖心裡立馬緊張了起來。
見到他該怎麼解釋呢?
說被李承乾擺了一道?
不合適…
說自己是身不由己?
李世民肯定不信…
李靖站在門口一臉為難,李承乾也不說什麼,轉身就回了寢殿。
在門口站了半天,實在想不出該怎麼解釋的李靖,隻好硬著頭皮走了進去。
……
李世民正饒有興致的看著書。
當初籌備靈州書局的時候,李承乾花重金費儘心思,搜刮來了許許多多的孤本。
有些書,李世民隻聽過從未看過。
就像手中的這百家語,涵蓋了春秋時期百家的各種思想。
李世民看的是津津有味,甚至都沒有注意到屋中進來了人。
還是一旁的蘇寧率先感應到,抬頭望去,眼神之中除了錯愕就是驚恐,仿佛跟見鬼了一般。
“陛…陛…陛……”
蘇寧牙關打顫,吞吞吐吐半天,依舊沒個整話,看書看的正興起的李世民被這麼一打擾,十分不爽的抬起了頭。
而後,下一秒,手中的書掉在了桌上,李世民眼睛瞪得如銅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