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太子!
慕容孝雋聲音洪亮。
聽的出來,他不是在說笑。
吐穀渾看來是真心想要歸附朝廷了。
李承乾麵色一喜。
侯君集立馬道“臣恭賀陛下,今日四夷威服外藩歸心,皆仰賴於陛下聖主之德,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都說到這了,群臣也隻能跟著一同呼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話音剛落,李元昌便道“吐穀渾心向我朝,心向陛下,臣鬥膽,請陛下看在他們一片拳拳之心,許吐穀渾內附之請。”
‘王八蛋,搶我台詞。’侯君集暗罵一聲,緊跟著開口道“臣請陛下恩準吐穀渾之奏,救萬民於水火之外,以彰顯我朝之善,以彰顯陛下之仁。”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聽的群臣一臉鄙夷,李承乾也是怪不好意思的。
都說到這份上了,不答應吧,顯得他無仁無德,答應吧,又顯得乘人之危,吃相太難看。
李承乾很是為難。
慕容孝雋看出了他的為難,於是道“吐穀渾萬民心向王化,求陛下開恩。”
一腦袋重重叩下,儼然一副要是不答應,他就一直跪在這太極殿。
李承乾故作矜持,歎口氣道“你等突然要歸附,怕是因為雪災,朕非不仁之主,這樣吧,朕再給你們加兩萬擔糧食,三萬銀元,內附之事就此作罷。”
慕容孝雋……
這位新皇帝的臉皮,遠超他的父親和祖父啊。
既想當那啥,又想立那啥。
年紀輕輕,怎得如此無恥。
慕容孝雋心中咒罵,嘴上卻道“我王想要內附,是心向中原,是仰慕陛下仁澤,求皇上給我王一個機會,求皇上給吐穀渾一個機會。”
“唉……”
李承乾歎口氣,又是一番推脫,慕容孝雋言辭激烈態度誠懇。
一來二去,不知不覺間,三讓三辭這個流程就走完了。
李承乾也不裝了,直接問向房玄齡道“房相,依你看呢?”
“臣覺得可。”
外藩歸附,不論是皇帝的威望還是臣子的聲望,都有著大大的提升。
房玄齡現在不求彆的,就圖能在史書上留下那麼一筆,所以他自然沒什麼好說的。
李承乾點點頭,又問向魏征和王矽楊恭仁三人“你們覺得呢?”
“臣等無異。”
至此,李承乾不再廢話“既然吐穀渾如此仰慕我中原文化,那朕便準了你們。”
“謝陛下。”
慕容孝雋這時也不知道該喜還是該悲。
“伏順主動歸順,朕心甚慰,廢其原慕容姓氏,特賜姓為李,封順國公,禮部著有司官員,前往吐穀渾冊封。”
“朕與長安賜他一府宅,隨時可遷來長安。”
“下臣替國公,謝陛下恩賜。”慕容孝雋叩拜謝恩。
李承乾在道“吐穀渾之土即已為我唐土,那吐穀渾之民便是我唐民。”
“百姓受雪災之苦,朕心亦苦矣,傳旨,令靈州籌措糧食先行送往吐穀渾,賑濟災民。”
“原吐穀渾故地,設青海布政司統轄,慕容孝雋。”
“下臣在。”
“朕暫任你為青海布政司長吏,封歸義侯。”
慕容孝雋喜出望外“臣,定不負陛下之信任。”
李承乾一笑,隨後道“青海布政司之事,由內閣親自負責,吏部著手調選一批能吏,聽從差候。”
“諾,臣等遵旨。”
說完,李承乾又衝向李孝恭道“青海之地,新設西河行軍道,傳令涼州軍,讓張大亮率軍即刻前往青海,任他為西河行軍總管。”
段誌玄失望的歎了口氣。
怎麼寧肯用李大亮都不肯用他呢?
段誌玄想不明白。
“諸卿可覺得還有何不妥?”
“陛下安置周詳,臣等無異。”
李承乾起身“那就到這,退朝。”
說著,他轉身就走。
群臣俯身道“臣等,恭送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場朝會總算是結束了。
前前後後兩個多時辰,眾人早都餓的前胸貼後背了。
就當他們轉身要離去時,大殿外突然響起一陣鼓聲。
李承乾腳步一頓,群臣神情一愣。
“報!”
一禁軍士卒跑進殿內,大聲道“稟陛下,承天門外有人敲登聞鼓。”
李承乾神情一暗,轉身又坐回了禦座。
群臣一看這,又都轉身各自站好。
慕容孝雋不知道該站到什麼位置,尷尬的站在殿中左右回望。
自大唐立國以來,這登聞鼓還從未響過。
這鼓可不是隨隨便便想敲就敲的。???bi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