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見陳濟方前,僧格林沁剛議過軍情。見陳濟方施禮落座後,他便開口問道“萬霆,你今日前來,不知有何主張啊?”
陳濟方忙起身答道“回王爺,下官是為眼下的戰局,鬥膽來向王爺進言的,望王爺能夠采納。”
僧格林沁招了招手,示意陳濟方坐下說話。
再次入座後,陳濟方繼續說道“如今戰況至此,於我方已是極為不利。若再不能擊退洋賊,唯恐京城有失。”
見僧格林沁默然不語,陳濟方又接著道“洋賊的目標是京師,接下來定會夾通惠河西犯。八裡橋可連通兩岸,必是其爭奪的要衝,務須固守。
“但此處周遭地勢開闊,無處憑險,需要預先廣築陣線,避免浪戰。而洋賊勞師遠來,後路當是其要害所在。若能阻其在前,自可挫其銳氣。再使其後路不靖,則更能令其難以久持。
“故而,下官懇請王爺,允許下官親率所部負責防守八裡橋正麵。請王爺分兵護我側翼,並守衛鹹戶莊、於家衛等河南陣線,防賊西竄。
“另外,王爺部下馬隊眾多,可散成小隊,遣至敵後,襲賊後路。倘若晝夜持續擾襲,使賊疲累,效果更好……”
“好了!”僧格林沁猛的一揮手,打斷了陳濟方,“讓你們團練守在正麵?真是笑話……”
“王爺……”陳濟方站起身來,打算再作分辯。
“好啦!”僧格林沁卻已經不耐煩了,“本王已經布置過了,你部的位置,在橋西北三裡處,負責接應。你就老實的待在那兒,看看我的鐵騎,是如何踏平那些夷賊的吧。”
“王爺,請您三思啊……”
“好啦!就這麼決定了!若我的大軍無法取勝,你們再上前台也不遲。你下去吧!”
——————————
《自序》
拙作能夠簽發,著實不易。由於題材的原因,經曆的曲折,筆者自知。甚至為了結構更加緊湊,有利於發文,還刪掉了前麵的五十餘章。
作為嘗試寫作的第一部長篇,本部小說在我的心中早已醞釀了十幾年,內容和題目也刪改過多次。
作為一個準軍迷和準曆史迷,近代一直在我心中是個很大的結。也是從兒時起,就開始對這段曆史的糾結,成為了寫本小說的濫觴。
相信眾多與我有相似情結的朋友,都曾動過“改寫”這段曆史的念想吧。
於是便選擇了“架空”。之所以選擇“架空”,而又放棄了“穿越”,是因為穿越實在是太過天馬行空了,從某種意義上說,更像是奇幻題材。
既然本念是“改寫”,而不是“神話”或“戲說”,那就要儘量結合這段曆史的社會、科技和人文等環境。
如果是一個或者多個二十一世紀的人穿越回過去,即使不帶去新時代的科學技術,那如上帝視角般的眼光,也會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而那樣的效果,不是我想表達的。
偶然的個人因素,在曆史的發展中也會產生重大的作用和影響。當然,在架空中還是要儘量遵循曆史的必然性。
要儘量結合當時的社會、科技和人文環境,架空也一定要儘力遵循曆史的必然性,這是本小說的一個重要基調。
正如很多書友所說的那樣,曆史題材真的很難寫。為了儘量維持曆史原貌,符合當時的技術背景,需要大量的資料作支撐。
好在我是個準軍迷和準曆史迷,家中也有這麼多年來攢下的大量相關書籍。這些真的給了本小說很大的幫助。
然而,查閱、整理資料也是費了巨多時間和精力的,我想應該能有寫本小說正文的十幾、數十倍了。
即便如此,我也不敢保證引入文中的資料完全準確、合理,隻能儘力而為了。
第一次寫如此長篇,水平更是有限,說實話內心裡是十分忐忑的。懷著這份忐忑之心,我能做到的,隻有努力的去寫每個字,認真的對待每個標點。
還要特彆表達一個態度。就是,所有曆史中的真實人物,都是曆史的一部分!不論今人對他們有什麼樣的評價,他們也還是曆史!
是曆史就要被尊重,這是一個態度!
本小說中涉及到這些真實的曆史人物,都是文字的需要,絕無半點褻瀆之意。而他們在文中都將起到nc的作用。
在文中,在對時間的記述上,將采用中國傳統曆法與西方公曆並用的方式。故事的前半部分,偏重使用中曆;而後期則以西曆為主。
在寫法上,中曆會以漢字大寫書寫,西曆則采用阿拉伯數字。
例如,八裡橋之戰的時間,中曆為鹹豐十年八月初七日,西曆是1860年9月21日。特在此說明,以方便閱讀。
最後對能看我文字的讀者們,由衷的道聲感謝!
你們的捧、踩都是對我的支持和鞭策,是我堅持成文的動力!
文中如有技術上的問題,請一定予以指出,我一定虛心接受。我們來共同探討、修訂。
在你們的鼓勵下,我會努力前行,力爭做到更好。
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