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基地管理、岸防調度、後勤保障等。
等等各項,覆蓋廣泛,是一套完整的水師營的法典。
陳濟懷等人,耗時月餘,才終於將《暫行章程》的草案製訂出來。
草案完成後第一時間,他就興衝衝的帶著底稿,趕往江寧。要當麵呈給二哥,讓他審閱。
陳濟懷來到二哥府上時,恰巧大哥陳濟雲也剛來到,便將其一並被拉進了討論的行列。
兩位兄長,對《暫行章程》十分滿意,讚不絕口。便確定下來,待陳濟懷返回江陰後,就發布施行。
他們都認為,這部《暫行章程》意義重大,定能推動水師營的正規化發展。並可由此預料,水師營日後定會愈加壯大。
兄弟幾人,在定下水師營的事後,又討論起了近來的大事小情。
陳濟雲道“看如今大清,除了西邊,各地戰火皆已平靖。各省重建的重建,辦洋務的辦洋務,總是都在往好了走。真是難得的景象啊。”
“嗬嗬,是呀。”陳濟懷接道。
“所以呀,這不近來,朝野裡不是有人,又開始吹噓什麼中興了麼。要我說,他們心中這中興的門檻也太低了些吧。”
“頌德吹捧,倒也沒什麼。這樣的人什麼時候都有,禁也禁不住的。就怕他們混淆了視聽,讓人真覺得是了,再亂了章法。那才是誤國呢。”
“大哥說得是啊。這好容易得來的局麵,若不能好好利用,好好發展。將來悔之晚矣啊。”陳濟方感歎道。
“對了,兩位兄長。近來,可聽曾聞這西歐的國事呀?”
“你是說,這法國與普魯士之事麼?”
“嗬嗬,看來大哥已有所耳聞啦。不過現在,已經改叫德意誌了。”陳濟懷道。
“唉,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這兩國,當年二哥和我都曾去過,誰能料到如今竟變成這般。”
“我是從京城那邊得來的消息。原本教案那樁事兒,不是得派專使去法國賠禮麼。可聽說,人到時,那邊正打成一鍋粥呢。
“接著就是國破了,皇帝都被擒了。好像專使直等到現在,都沒人搭理呢。你們說也挺怪,那邊兒國沒了,談一談,就能複國麼?”
“這就是西洋的外交。”陳濟方說道“記得當年我們到法國,那時的國主和國體,與教案時,與現在,皆不相同。
“那邊注重固有傳承,重盟約,重製衡。不過咱們與他們,其實也沒大區彆。最終看的,不還是誰更強些。
“譬如這普國,若實力夠強,就吞得下這法國。可實力不夠,就得由他複國。這與先秦戰國時的格局,何其相似。
“當年齊國之強,並不足以吞宋。而湣王非要逆勢而行,終招五國來攻,險些滅國。這不就與普法之事類同,但處置卻截然相反麼。
“所以說,這天下事,列國間的事,都不過如此。隻有抓住一切機遇,讓自家變強,才是正途。”
他的話,引起其他兄弟的極大認同。
陳濟懷也感慨的說“記得當年遊曆時,那普國並非極強之國,邊界似乎也距法國甚遠。這短短不足三十年,竟能強大至如此。
“所以二哥說得極是。唯有迎頭趕上,轉弱為強,才是正理兒。否則,早晚被魚肉,被蠶食,終難逃亡國之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