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複雜的心情,他們終於見到了這位清國來的大人。
第一印象,令他們感到新奇的是,陳濟懷並未穿著大清的官服,而是身著一襲水師營的白色軍服。
商團在南北軍會師之前,各自的服色並不相同,即“北墨南素”。
而在兩軍合編之後,服製則延承了原先北軍的樣貌,采用了黑色作為主色調。
當陳濟懷負責組建水師的時候,為了區彆於陸師,水師營的服色便選取了以白色為主的式樣。
琉球王尚泰麵前的陳濟懷,除了頭上仍戴著裝飾有紅珊瑚頂和花翎的大清官帽外,上身為白色束袖短衣,下身為白色長褲,周身簡潔利落。
與琉球人寬袍大袖的漢裝相比,陳濟懷的裝扮,看上去似乎不那麼“文明”,但又處處透著英武和乾練。
而在他的身後,幾百名荷槍實彈的扈從,也皆是類似裝扮,隻是在些細微處略有差異,以示身份上的不同。
這樣一群人整齊劃一的站在麵前,形成了強大的氣場,甚至還透著一股殺氣,令人望而生畏。
在琉球人的眼中,這些清國來人,與固有印象差異甚大,看著反倒更像從前接觸過的西洋兵士。這又對他們的內心,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兩相在城門外見麵,互相見禮,簡短寒暄之後,陳濟懷一行就在琉球君臣的陪同下,進入了首裡城。
在王城的大殿中,看著陳濟懷和他身旁的親隨,琉球王尚泰終於小心翼翼的,問起了他們此行的目的。
陳濟懷坐在位子上,向虛空中拱了一下手,朗聲說道
“我等今日跨海前來,是奉我天朝皇命,有一些事情要詢問琉球中山王。”
他的話一出口,殿中多數的琉球人,都麵露驚色。
琉球王則戰戰兢兢的問道“呃,那,不知,天使要問何事?”
“這第一樁,”陳濟懷道“就是台灣之事。”
聽到“台灣”二字,琉球王心中便是一顫。他不禁看向一邊的幾位琉球國重臣,心道“該來的終於來了,可這又如何是好啊。”
陳濟懷則接著說道
“前者,有琉球國之民,落難於台南,與岸上生番發生衝突。其幸存者為當地官府所救,並送回琉球。其民也對天朝感恩稱謝。
“此事本已就此完結,誰料去歲竟有日本使節來天朝生事,妄稱琉球為其藩國,欲舊案重翻,還反向我大清討要說法。
“如此謬語瘋言,真是不知因何而來!更有甚者,其見我朝廷不理,竟敢遣兵至我台灣,登岸擾民,行不軌之事。
“此事,既源自琉球,更兼有倭人語,稱爾國已為其藩屬,而天朝竟然不知。故朝廷命我等來此,請琉球中山王當麵言說清楚。”
陳濟懷語調平緩,但句句擲地有聲。琉球王聽罷,麵色難堪,一時不知該如何作答。
就在這時,琉球臣屬一側中,有一位長者開口說道
“天使剛才所言不虛,然來詰問我國,卻是尋錯了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