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也能看出,陳濟方對這兩支最具傳統的部隊,是多麼的重視。
隊伍選好了,就要選將了。
陳濟方當然是希望能夠親自帶隊,上陣殺敵。不過作為統管全局的主帥,這是不可能的。
他也為此感歎,怕是再難有機會重返沙場了。
最後,領軍前往台灣的任務,還是交到了陳經山的肩上。
在他的麾下,除了商團第一團外,又加強了第三炮營等部隊,總兵力近五千人。
在向相鄰的清軍進行了通報後,六月中旬,商團遠征台南的行動開始了。
在“武功山”號、“紫金山”號和“棲霞山”號三艘巡航艦的護送下,陳經山所部人馬和裝備,搭乘十餘艘運船離開上海。
經過數日航行,在台灣楓港以南海岸登陸,並沿岸線向日軍占領地域推進。
而三艘巡航艦,在完成護航後,轉換任務,繼續前行,襲擊了日本艦船在射寮灣的錨地。
與清軍和平對峙時日已久,日本人未能料到會遭到攻擊。因此在水師營艦隊的突襲下,倉促應戰,卻被打得慘敗。
日軍炮艦“孟春”號,中彈後燃起大火,在衝灘擱淺後,燒毀在岸邊。
日艦“日進”號,試圖衝出海灣,向外海逃竄。但遭到了“武功山”號和“棲霞山”號兩艦的夾擊攔截。
在圍攻之下,“日進”號受到重創,動力艙室也被炮彈擊中,航速銳減。最後在絕望之下,隻得舉白旗投降。
見到戰艦被殲之後,餘下的日本運船更是無力,也紛紛放棄抵抗,成為水師營的俘虜。
如此一場短暫的“射寮灣海戰”,就將侵台的日本船隊,全部殲滅了。水師營的三艘戰艦,也隻是輕微受損,人員略有傷亡。
隆隆的炮聲,日艦燃燒的火光和爆炸聲,也驚動了岸上的日軍。
但他們隻能眼看著日艦的慘敗,毫無辦法。隨後又在海戰結束後,匆忙放棄岸邊的營地,退向內陸,以避免遭到水師營戰艦的炮擊。
船隊的覆滅,代表著日本人被徹底困在了台南。
不過西鄉從道等人也明白,既然清國人能從海上發動襲擊,那麼也很可能會在陸上進攻他們。
於是他們繼續向內陸深入,企圖利用地形來躲避攻擊。
但侵略者們的算盤打錯了,因為無論他們躲到哪裡,逃得多遠,對他們的討伐都無可避免。
而且這個時刻也很快就到來了。
當偵查的斥候報回了日軍的方位等情報後,陳經山迅速布置,開始了對日寇的圍剿。
日本人不是排灣族原住民,他們利用當地地形的能力有限。再加上他們在兵力和裝備上的不足,肉體和精神上也早已臨近崩潰。
士氣低落的日軍,在商團精銳麵前,沒能支撐幾日。
他們當中,除了部分被消滅以外,包括西鄉從道在內的大部分人,最終都淪為了戰俘。
台南的戰局,也以商團大獲全勝而終結。
而就在陳經山正組織部下,打掃戰場,等待善後之時,遠在琉球的陳濟懷所部,也開始了他們的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