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航力長,表示加滿燃煤之後,戰艦可以有更遠的航程。而排水量大,則意味著攜帶的彈藥和補給,也能更多些。
所以兩艘“滄海”級巡洋艦,是兩江海軍所有現役艦船中,最適合執行這次任務的。
光緒十年十月二十八日淩晨,陳經元率領這兩艘戰艦組成的“巡洋艦分隊”,悄悄的駛離了江陰軍港。
他們此行的最終目的地,是南海以及越南周邊其他海域。
並將在那裡專門從事,破壞法國向越南運送物資和人員的海上交通線,及其貿易航道。
分隊出發的日子,要早於兩江對法宣戰多日。
這打好了提前量的行程,是經過事先計算好的。畢竟兩江的軍港,距離目標海域,相隔甚遠。
並且儘管儘力藏匿了行蹤,但畢竟在上千海裡的航路上,想做到完全隱身,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對外宣揚上,分隊還負有一個公開的使命,到訪香港。以此來掩蓋真實目的。
分隊在出航後的第六日,抵達了維多利亞港。
在與英國海軍進行了一番互動後,又於兩江對法宣戰的前一天,載滿了燃煤和各種補給品,離開了香港。
其實精明的英國人,已經根據兩江這支分艦隊的上述行為,大概猜出了他們將要采取遠洋作戰行動。
但此時英國政府已經對清法交戰宣布中立,自然沒有義務將這些情報,告訴給法國人。
陳經元帶領分隊,在駛出維多利亞港後,還假模假式的向東航行了一段距離。到了船隻稀少的開闊海域後,才繞往真正的方向。
此後,他們先是按計劃前往瓊州海峽附近水域,探查了兩江為出兵越南而選取的,準備作為前進基地的港灣。
接著他們轉舵南下,開啟了狩獵的行程。
兩江對法宣戰的第三天,巡洋艦分隊收獲了他們的第一個獵物。
這天在越南大嶺角以東海域,他們遭遇到了一艘懸掛著法國國旗的商船。
陳經元命令屬下,依照通行的海上捕獲慣例,將該船拿捕。
兩江的水兵登船後發現,這是一艘為法軍運送燃煤的貨船。這對於巡洋艦分隊來說,可是好東西!
不過這艘排水量隻有數百噸的老式機帆船,最大航速隻有8節,無法跟隨兩江戰艦行動。
陳經元隻好下令,儘量利用該船上的燃煤,為己方的戰艦進行補給。又在把那船上的船員轉移到救生舢板後,將該船送入了海底。
等到這些倒黴的法國船員,在越南海岸登陸,又找到法國殖民當局彙報情況時,已是數日之後了。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法國船隻“遇害”,在越南的法國官員也終於明白了,有一支兩江的艦隊活動在附近海域,專門從事破交活動。
這對於他們來說,絕對是肘腋之患,是必須要剿除的。
於是法國人調集了所有在越南的戰艦,開始對兩江的巡洋艦分隊,進行拉網搜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