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十六歲!
說起來,這個劉梅比起安運順來說要強很多,當初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村裡有些腦子靈活的人都出去尋找彆的路子,秋葉的大伯就是最早出去的一批人,可是安運順還想窩在家裡麵,在自己的一畝二分地上不肯出去,如果不是劉梅每天催,說要是你不出去那就我出去,你種地照顧孩子,更是以不過了為借口,不得已他才出去。
其實安運順腦瓜子也靈活,算帳什麼的弄得很快,就是思維不開闊,不思進取。
秋葉後來分析,一個在家不受父母重視的人,往往會有兩個極端,一個極端就是到處做壞事引起父母的注意;一個就是老實人,扮可憐進行到底,希望能引起父母的同情心。
安運順就是第二種,扮可憐扮弱小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可是事與願違!對這樣的子女做父母的往往更討厭。不爭氣啊,沒出息啊,注意是注意到了,但是更多的是失望。所以這樣的行為產生的後果便是從前是無視,後麵是輕視。
去縣城後,安運順找了個賣菜的生意,從農戶手裡販菜賣,然後賣給縣城裡那些不種菜的人,還有那些食堂,一天的收入也不錯,有時候一個月賺的錢都超過了縣長的工資。這是個拿手術刀的比不上賣茶葉蛋的年代,一個賣菜的收入超過了一縣之長,嗬,嗬,不可思議。
那幾年‘讀書無用論’很流行。
高的收入,這不僅大大的強大了安運順的自尊心,還滿足了他的嘴皮子,天天吹。後來帶著村裡的幾個人一起去做,但是人家就是做不過他,更是覺得自己了不起了。
安運順的口才還是有幾分的,但是很多時候這個口才都花在了吹牛上。而且也不與時倶進,自從拉上板車販菜後,十幾年都沒有變過,除了出錢開了個酒樓,彆的生意都沒有做過。有人邀他去做大生意,去外省收購菜,再運來這裡賣,賣給那些菜販子,做一單生意可以抵這樣小打小鬨好幾個月。但是有風險,做得不好,也要賠幾個月的收入。所以他猶豫著,一直下不了決心。秋葉記得那時她跟媽媽劉梅兩個人對他說道“你去吧,我們不怕吃苦,不怕受窮。”可最後安運順還是說道“算了,還是彆去了,彆到時連累一家人餓肚子,現在有得吃有得住就行了。”秋葉跟劉梅兩人失望至極。劉梅當時對秋葉說“你爸那個人真不是個男人,做什麼事都前怕狼後怕虎,成不了大事。”
事實也是如此。
第二天一大早,劉梅就將秋葉叫起來,tc村是安源縣裡幾個島村裡的一個比較大的村,四麵環水,出行必須坐船,每天六點半的時候跑縣城的船都會在固定的碼頭等著村民,無論有沒有坐滿都會開船。如果沒有趕上,就得等彆的村的船,看到彆村的船後還得在岸上大聲的叫,收費也會貴些,所以去縣城的話得早早的起床,還有一截路要走。
秋葉經過一整夜的休息,身體也恢複過來了。劉梅一叫,馬上跳下床,這時候沒有家居服之說,連睡衣也沒有,一天到晚都是穿一套,起床隻要穿好鞋就行。劉梅一叫,秋葉就噔噔的跑下樓,安秋林也已經起來,他要上學,這個時候得吃早飯了,劉梅下了一碗麵條給他,問秋葉要不要吃,不吃就去街上吃粉。記起前世的時候,每天早上劉梅都會下一大碗麵條,一海碗,放一層厚厚的辣油,吃起來特美味!特爽!可能是因為吃麵條的原因,初三那年秋葉慢慢變得比較胖,不過到了上中專的時候很快就瘦下來了。
後來再沒有嘗過這麼爽的麵條了,去了外省後,劉梅也經常弄麵條,但是味道就是不一樣。不知是因為劉梅手藝差了還是因為麵條的原因。
“要。”秋葉毫不猶豫的說道。在前世,能上街吃粉肯定不會在家吃麵條。
一碗麵條很快就熟了,農村的土灶,火很大。劉梅很快調好了油,端給秋葉一碗,自己也端了一碗吃,哧溜幾聲便吃完了。秋葉舒舒服服的吃完一碗麵,擦了下嘴道“姆媽,以後做菜油放少點,下麵條的油也要少點。”
那時候不懂養生,隻以為油吃得多就是日子過得好的表現,曾經隊裡有一家做菜油放得少,然後被人嘲笑舍不得。秋葉家炒菜的油一直是挺重的。現在想想,那時候的人多傻啊!
“油少了菜還怎麼好吃。”劉梅說道。
“油吃多了對身體不好,好不好吃隻是口味的問題。”秋華說道。
“誰說的?”劉梅不相信,做菜出味道就是作料,作料最重要的就是油、鹽、醬。
“我在一本書看看到的,說那個油吃多了會得很多病,其中就有一種病叫糖尿病,根本就治不好。”
“那會死人嗎?”
“如果不控製飲食的話,不按時吃藥的話就會死人。”
“哦。”劉梅看了眼秋葉回道。
劉梅將碗收拾好,將門鎖了,就帶著秋葉出門了,路上要是碰到去縣裡的村民,說得來的就邊走邊聊,說不來的就打個招呼。不過今天路上很少人,隻有劉梅領著秋葉往碼頭上趕。
村裡很多人秋葉都不認識,就算認識也不知叫什麼?秋葉見人都是一臉的笑,算是與人打了招呼,很多人都說秋葉很懂禮貌。
劉梅與秋葉緊趕慢趕的趕到碼頭,船還沒有開,兩人踩著翹板上了船,同隊的吳嬸也在船上,連忙招呼劉梅過去。今天去縣城裡的人很少,基本上是賣貨去的,村裡主要種棉花,種瓜果,村裡的土地很肥,種的瓜果很甜很大很受賣,就是運輸不方便。到了瓜熟的時候,便得靠一雙腿一對扁擔挑著去,上坡下坡,掙點錢也不容易。
“劉梅,你女兒考上中專了。”劉嬸問道,要知道考上中專可是一件大事啊,考上戶口就出去了,以後不用交提糧,還可以安排工作,那就是公家人啊。
“考上沒問題,隻等錄取通知書了。”劉梅驕傲的應道,女兒可是給她長夠了臉,要知道,全村二千多個人到現在還隻有一個是考出去的,還是個中專生。
有很多人都打量著秋葉,他們中有的孩子跟秋葉是同一個年級的,可是他們的孩子成績可沒有秋葉的好,彆說上中專了,高中都上不了,隻能上職中,上職中可是不解決戶口的,要知道城市戶口有多寶貴,可是不容易搞的。
“劉梅,葉妹子跟你一般高了。”有人意識到這個問題。
“是啊,是啊,將來要比我高的,要比我高的。”劉梅有些興奮的說道。雖然這個時代沒有形象氣質之說,像劉梅個這麼矮的也找了個帥老公,安運順身高一米七,他們家的兄弟都這麼高,比劉梅高了二十幾公分。所以身高不是決定性的問題,但是個兒高,那也是件高興的事。“這不,今天去給她買衣服。”劉梅沒有說去找店鋪的事。
“葉妹子長得漂亮,將來肯定能找個好對象。”有人打趣道。
秋葉笑了笑,臉沒紅。笑話,前世孩子都生了,開一個這麼低級的玩笑有什麼好臉紅的,是不是應該做個害羞的樣,否則他們會不會傳自己是一個臉皮厚的人。秋葉低下了頭,看著手裡帶出來的書,有多少年沒有看課本了,以前的那些知識是不是都忘了,過兩個月就要去上高中了,趕緊溫習一下,否則到時候就麻煩了。
“難怪成績好,愛學習啊,上個街都拿本書。”有人笑道。
------題外話------
大家能猜到是哪年的事嗎?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