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一隻哈士奇喊著‘好兄弟救命’,李先隻能慶幸其他人聽不懂。
不過也正因為它們實在太過熱情,李先還沒有來得及驗證翻譯是否正確。
後續有時間他還得再去找哈士奇。
而有過一次被連累的經驗,應該不會有李先班的學生在這個時間去找他。
歸根結底,還是遵循自願原則。
雖然文月沒有明說,但是她的意思其實很明顯——反正都要吃飯,通過飛天掃帚往返,其實花不了多少時間。
“…嗯,那下次吧。”可惜梁子謙聽不出來,他鬆了口氣,又點了點頭。
他確實不想錯過這周的實驗。
機械專業的助手以及所有掌握神經接駁技術的學生都會參加這次實驗。
如果能夠成功,那也就意味著新款外骨骼裝甲——或者不能再稱為外骨骼裝甲,而是應該以機甲稱呼。
動力的傳遞不需要再依賴四肢與機械的交互,而是通過神經係統如臂使指的操控大型機械。
機械專業的助手已經做過實驗。
或許是因為人類的神經係統更習慣操控人型機械,實驗結果表明,人型機械反饋的負擔相較獸型而言要低20以上。
因此這種大型機械暫定為人型。
至少前期設計,主要以人型為主。
梁子謙他們這周末的實驗就是一台人型機甲,目前已經接近尾聲。
如果一切順利,機甲的組裝將在周五晚上完成。
周六正式開始實驗。
這種情況下,梁子謙如何安心前往精靈港口用餐?
能去食堂吃個蛋炒飯,那都是規定不準廢寢忘食才能抽出時間!
毫無疑問,沒有機械專業的學生能夠錯過機甲誕生之日!
哪怕他們還沒有掌握神經接駁技術,最近基本也都在討論機甲,更是已經商量好周六一起圍觀。
這種劃時代的作品,還未完成便已經引起整個專業的關注。
事實上,這段時間課後,周六參與實驗的相關人員都會參與機甲的組裝。
梁子謙已經是請假幫文月製作設備,隻是他沒有說出來而已。
不過這也是因為關鍵的製作已經完成,組裝方麵缺席無傷大雅。
雖然也很遺憾,但梁子謙還是覺得文月的事情更加重要。
而且本次實驗的機甲,嚴格意義上來說隻是半成品。
梁子謙正在研究的靜滯立場,其實也是機甲可以加裝的組件。
不過離真正實現靜滯立場還有一段距離,機械專業卻不可能推遲機甲的研究。
況且這些組件隻是錦上添花,即便缺失也不會影響機甲基本的性能,機甲實驗才得以順利進行。
而作為唯一完成靜滯立場的學生,梁子謙肩負的任務可不輕!
所幸~文月善解人意。
至少這個時候,梁子謙還是這樣想的。
——
“木頭!”
回到宿舍的文月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手肯定是拍疼了,在床上翻來覆去,差點滾到床下。
宿舍角落的小火龍實驗體也被嚇得一激靈。
人前人後,文月簡直判若兩人。
但她也可以理解實驗的重要性,自己回宿舍宣泄一下,倒也不至於影響她與梁子謙的關係。
隻是對於梁子謙也算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或許也算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