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建設世界強國!
牽著耕牛辛勤耕耘了一畝田地後,陳華才將耕牛交還給那名士兵,此刻的他已然是汗流浹背,深刻體驗到了在缺乏現代機械的古代社會中,春耕秋收所付出的辛勞與不易。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出自唐代賀知章的《詠柳》,此刻此景讓陳華不禁聯想到自身的境遇,頗有共鳴。
這時,李豐懷爽朗的笑聲傳來,走近陳華說“殿下,我還以為您隻擅長風雅之事,沒想到在農事上亦能獨當一麵。”
陳華差點脫口而出“我小時候經常做這些”,但及時調整語氣回應“這有何難?無非是向士兵們學習罷了。”他在心中回味著前世童年的點滴,想起自己自幼不知親生父母,由撫養他長大的大爺陪伴度過了艱辛的歲月,然而在他參加工作一年後,大爺也離世了,這讓他內心泛起一絲酸楚。
正因這樣的經曆,他來到此處後反而更快地適應了新環境。“即使如此,殿下可能也是陳國首位親自參與農耕的王爺了。”李豐懷笑著打趣,然後話題一轉,“殿下,咱們建設兵團農忙時的生產固然不用擔心,但在農閒之際也不能放鬆軍事訓練,說到這京州軍的盔甲裝備……”
原來,李豐懷在勞作期間幾次欲言又止,就是想提這件事。他承諾道“我答應的事一定兌現,下月底,首批板甲、弩箭和陌刀將會送達京州大營。”
“為何是陌刀和弩箭,而不是傳統的弓箭?”對於陳華提到的具體裝備類型,李豐懷頗感好奇,畢竟他隻知道陳華答應提升京州軍的裝備水平,卻不清楚具體細節。
陳華答道“今日時辰尚早,明日我帶你親眼見識一下何為陌刀。”
李豐懷聽後十分欣喜,感激地說“多謝殿下!”對於曾一度困窘的京州軍而言,任何新型武器裝備的到來都如同久旱逢甘霖,令人振奮不已。
在桃花江清澈的河水中洗淨腿上的泥土,陳華正打算離開,卻在抬頭瞬間瞥見水下一道巨大的黑影掠過。定睛一看,那赫然是一條體型碩大的鯉魚。緊隨其後的是一群密集的魚群自由穿梭,得益於這片未受汙染的生態環境,魚群得以大量繁衍生息,這一幕令陳華心頭油然生起一種“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超脫世俗、寧靜致遠的心境。
儘管近期事務繁忙,但他也意識到適時的休憩娛樂必不可少,於是考慮是否找毛建地打造一副魚竿,享受垂釣的樂趣。懷著這份心思,陳華沿著河邊小徑向王府緩步走去,深知在當前封地經濟困頓的情況下,除了農耕之外,發展養殖業同樣是農業生產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過此次購買耕牛的經曆,陳華深切體會到養殖業的關鍵作用。曆史上有人認為宋朝後期戰馬短缺,頻遭敗績,根源在於喪失了養馬之地;然而,宋朝紊亂的馬政同樣難辭其咎。
因此,在規劃農耕之餘,他決定給各地州縣生產隊布置一項任務——全麵發展家畜養殖,包括但不限於牛羊驢馬、雞鴨豬等各類家禽家畜。
回到王府用過簡單的餐食後,陳華正準備起草一份關於推動養殖業發展的政令,這時雨婉走來報告“殿下,您下午外出的時候,民王殿下派來的人已經到訪王府,並讓我轉達,民王將於三日後抵達京州,專程前來拜會殿下。”
“民王要拜會我?”陳華聽聞此言,感到頗為諷刺。這位名義上的叔叔自他來到此地以來從未給予過實質性的幫助,兩年前更是如當地門閥一般,僅在邊境自保,未曾派遣一兵一卒支援他的封地。尤其在這次購買耕牛的過程中,對方更是借機抬價,使得他白白損失了二十萬兩白銀。如今,這位民王竟然會紆尊降貴主動來訪,實屬出乎意料。
經過一番思量,陳華立刻洞察到,民王此行的目的恐怕並非表麵那麼簡單,或許與李豐懷在北陳州逮捕的那名商人有關,而此人現正羈押在京州大牢內。考慮到民王如此迅速的動作,說明這名商人的身上很可能隱藏著重大的秘密,陳華決意親自介入調查。他放下手中的毛筆,果斷派人立即通知李豐懷,計劃連夜審訊這名名叫秦邊的商人。
京州大牢坐落在京州軍駐地相鄰的街區,直接受京州都督府管轄,平日裡城裡捕快緝拿的違法亂紀之徒都會被關押在此處。由於毗鄰軍營,京州大牢的安全性極高,鮮有人膽敢挑釁。
基於牢獄位置的特殊性,李豐懷也就放心地將這名關鍵人物秦邊囚禁在這裡。夜晚的京州大牢內,燈光昏黃搖曳,走廊陰冷濕滑,彌漫著一股讓人興奮的腐敗物和排泄物的刺鼻氣息。
在牢房深處,不同於其他囚犯的頹喪之態,秦邊顯得異常鎮定且從容,仿佛早已胸有成竹,對自己的處境毫不擔憂。
李豐懷怒喝一聲“秦邊,你還真是悠哉得很哪!”說話間,原本躺在地上的秦邊起身走向牢門,他先是瞥了一眼李豐懷,繼而目光轉向陳華,恭敬地拱手施禮“想必閣下便是晉王殿下了,草民秦邊,見過殿下。”
陳華饒有興致地凝視著秦邊,問道“你是如何得知我是晉王的?”“在這京州城中,能讓李豐懷將軍緊跟其後的人物,恐怕唯有晉王殿下您了。”秦邊回應道,言語間透露出敏銳的洞察力。
陳華語氣沉穩“既然你這般機智,那本王就開門見山了,你是否受了民王的指使從事戰馬走私活動?民王此舉究竟意欲何為?”
秦邊聽後,竟放聲大笑起來“殿下,你以為我會為了取悅您,而冒險背叛民王,透露這些信息嗎?”
“你難道不怕得罪我?”陳華冷冷反問。
秦邊嘲諷一笑,直言不諱“恕草民冒昧,殿下可否自認在皇上心中,您的地位能高於那位富甲天下、掌握重兵的民王?倘若要在民王和您之間做出生死抉擇,皇上會選擇誰?答案顯而易見,是權勢滔天的民王,而非身處困境、看似無關緊要的您。”秦邊眼底流露出對陳華的鄙夷。
秦邊的傲慢態度徹底激怒了李豐懷,他揚起馬鞭,狠狠抽向秦邊,一陣撕心裂肺的慘叫聲過後,秦邊捂住被打腫的左臉,身形趔趄後退,血水順著臉頰汩汩流淌。
李豐懷勃然大怒,厲聲道“大膽狂徒,你怎敢如此對待我家殿下!就算那民王再怎麼厲害,我李豐懷也不放在眼裡!”言畢,他再次舉起馬鞭欲繼續懲罰秦邊,卻被陳華及時製止。
儘管秦邊的言辭尖銳刻薄,但陳華不得不承認其中的確反映出了一些殘酷的事實當今陳漢民雖身為一國之君,但行事往往利益至上。若陳華變得無足輕重,他恐怕會被毫不猶豫地舍棄。此刻,秦邊提及了皇帝,這讓陳華更加確信,走私戰馬背後的真相已經逐漸清晰“走私戰馬之舉,實乃陛下的授意,是民王遵照皇命所為,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