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來看看上屆奧運會為中國代表團奪得五枚金牌的奪金大戶~體操,由於這次有體操強國蘇聯參賽,使我們的爭金之路變得異常艱難。
重壓下,在體操男子團體賽上,中國全隊甚至出現了觸目驚心的11次失誤,這個數字創造了中國體操隊的記錄。
為什麼會這樣?一個最直接原因是陣容老化,青黃不接。
這11次失誤,基本出現在老隊員身上。事實上,關於李寧該不該參賽?奧運會前國內就爭論不休。
因為李寧當時已經有十個月沒有進行係統訓練了,肩關節傷痛嚴重,比賽訓練都要靠打封閉勉強支撐。
但糾結了半天,最終體操隊還是決定讓他出征,一個說法是“體操最重印象分,李寧名聲大,威望高,隻要不從馬上掉下來,金牌就有望。”
結果我們從電視熒屏上真看到了最不想看到的畫麵,李寧真的從鞍馬上掉了下來……
李寧連續出現重大失誤後,在賽場上他還強裝笑臉,但下來就哭了。而老隊員發揮失常後,年輕隊員心裡沒底,發揮就更不穩定了。
整個中國體操隊也僅有正處於生涯巔峰期的樓雲發揮穩定。他憑借跳馬項目上的過硬實力,以19875分的成績力奪金牌。
樓雲不愧為“跳馬王”,看他的比賽就是穩,他的起跳又高又飄,空中姿態優美。
他最大的優勢是下盤支撐穩,第一跳落地隻是左腳移動了一小步,第二跳更是穩穩落地紋絲不動,獲得全場最高分。
樓雲1964年10月2日出生於hz市,從小反應靈敏,喜愛運動。入學前即進入hz市體校學體操,在hz市下城區二小就讀期間入選省少體校。
1977年冬以zj省少年體操冠軍身份參加全國少年體操比賽,被國家隊教練看中,1978年5月進入國家隊集訓。
1982年在第九屆亞運會獲跳馬冠軍,同年獲得運動健將稱號。
1983年在第五屆全國運動會上榮獲自由體操、跳馬兩個項目第一名。
1983年在第12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獲跳馬冠軍。
1983年第22屆世界體操錦標賽獲得男子團體冠軍和個人雙杠冠軍。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獲跳馬金牌及自由體操銀牌、團體銀牌。
1986年第十屆亞運會獲跳馬及自由體操金牌。
1987年8月,在南斯拉夫薩格拉布舉行的第14屆大學生運動會上及同年在荷蘭舉行的第24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中,先後兩次獲跳馬、自由體操冠軍。
樓雲在本屆奧運會上蟬聯了跳馬項目冠軍,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跳馬王”。同時也是中國第一位奧運會蟬聯個人項目金牌的運動員。
在隨後進行的自由體操單項比賽中,樓雲以1985分的成績為中國體操隊又獲得一枚寶貴的銅牌。
致此本屆奧運會中國體操隊僅獲得1金1銅。
而強大的蘇聯體操隊總共獲得了體操項目全部14塊金牌中的10枚,其中阿爾捷莫夫一人奪得男子團體、個人全能、雙杠、單杠四枚金牌。
在洛杉磯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另一大奪金項目是“舉重”,上屆奧運會中國的大力士們力奪四金。
而本屆漢城奧運會,由於舉重強國保加利亞和蘇聯的參賽,中國舉重隊的爭金點也僅剩下何灼強、何英強兄弟倆的52公斤級和56公斤級。
在賽前何灼強曾嘀咕過“漢城是個倒黴地方,1986年亞運會在這兒就斷了護掌”,結果沒想到的是,1988年的奧運會在這裡又斷了一次。
除了運氣,還有輕敵。而且是從上至下的一致誤判。中國奧運代表團的一位官員甚至在賽前斷言,即使中國隊的所有金牌都丟了,何灼強這塊也是“三根手指捏起田螺——穩拿”。
事實上當時中方教練組拿的是何灼強的兩個單項最好成績,還不是一場比賽中舉出來的。用這個和馬林諾夫的歐錦賽成績相比,得出何灼強穩贏的結論,這樣的比較是沒有價值的。
況且任何比賽都有意外發生,何灼強在抓舉中護掌斷裂,導致拇指意外受傷。
這下完全慌了手腳,挺舉他貿然要了145公斤。教練稀裡糊塗簽了字,最終導致三次試舉不成。遺憾獲得銅牌。
從這塊覺得最穩的金牌丟失過程來看,當時中國教練的備戰分析,其實明顯缺乏大賽經驗,顯得不夠專業。
最終中國舉重隊僅何英強一人獲得56kg級舉重銀牌,另外劉壽斌、葉煥明、李金河分彆獲得56kg級、60kg級、675kg級銅牌。以一銀四銅的成績結束了本屆奧運會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