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西洋,剛打劫了鄭和!
陳祖義靠海上打劫起家,因性格凶悍,膽大心細,迅速積累了眾多財富。
很快,他惡名遠揚,在被鄰國、商賈懼怕的同時,許多狠人慕名而來。
混江龍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生於舊港一帶的平民家庭,祖上靠打魚為生。
作為社會的最底層,混江龍的成長史,堪稱明初海外華人的血淚史。
母親、姐姐遭權貴霸淩,父親、哥哥死於權貴折磨。
出於對權貴階層的痛恨,出於對當政者的不滿,混江龍加入了陳祖義的隊伍。
因為業務能力出色,敢闖敢拚,他很快得到陳祖義賞識,被賜姓名混江龍,還被封為左將軍,拉起了一支自己的隊伍。
他性格豪爽,為人仗義,軍中敬仰他的人很多。
因為功高蓋主,陳祖義對他也有了幾分敵意。
兩人的間隙越來越深。
終於,在這一次寶船事件中,爆發了。
埋伏寶船的過程中,混江龍的隊伍作為急先鋒,一舉拿下張通的三艘船。
大明官兵裝備精良,而且訓練有素,在人數、地形都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依然殲滅混江龍部眾二百餘人。
大明一方損失近百人。
混江龍開始認為,船上珍寶眾多,分到的財物對於弟兄們和逝者家屬來說,也是個交代。
但陳祖義不僅放了敵人,還要歸還珍寶,這讓他實在無法接受。
所以,他怒而揭竿,反了!
軍隊中,其他頭目、士兵,不少眼紅這次的珍寶,也湊熱鬨加入了造反的隊伍。
陳祖義麵前,是一支人數超過一千人的反軍。
二十餘艘海船懸掛“龍”字旗,浩浩蕩蕩來襲。
戰鼓聲、呼喊聲不絕於耳。
但海船中,最大的一艘長不足八丈,寬僅兩丈有餘。
尺寸還不及寶船的一半。
麵對此番場景,陳祖義有些慌了神。
身邊府兵不過三十人,在烏泱烏泱的叛軍麵前,實在有些不夠看。
正在他慌亂之時,張通說話了。
“陳將軍,聽那呼喊之聲,打著龍字旗的便是叛軍吧?”
陳祖義此刻過於害怕,甚至沒有去認真聽對方呼喊什麼。
他定了定神,依稀聽到“陳祖義,入你娘”“入你祖宗十八代”之類的汙言穢語。
“您已經聽到了,何必取笑於我。”陳祖義苦笑一聲,“張大人趕快啟程吧,如果被他們追上,必然死路一條。”
“陳將軍,您留在此地,怕是今天就性命不保,不如隨我一同離開。”
看陳祖義有些動容,張通接著勸“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待我們與鄭大人彙合,定能殺叛軍個人仰馬翻,定能助您奪回將軍之位。”
“唉!張大人的好意我心領了,我現在不能離開舊港,還望您將我與大明通好之意,轉達鄭和大人!”
張通看著眼前的盟友,心中莫名地感動。
他命總旗將自己的腰刀拿來,然後呈給陳祖義。
“陳將軍,此刀乃鄭大人所賜,今日轉交於您,望日後得以相見!”
陳祖義接下了這份禮物。
張通說了一聲“再會”,便登上擺渡船,回到了寶船上。
“起帆!”
張通一聲令下,四張大帆齊刷刷落下。
趁著海風,大船緩緩啟動。
張通站在船尾,遠遠朝陳祖義行了一個軍禮,陳祖義招手回應。
“陳將軍,來日再會!”
陳祖義也曾想過離開。
但是,自己剛剛穿越而來,如果丟掉了大本營,自己便丟掉了所有家底,這是他萬萬不能接受的。
而且,麗塔身影不斷閃現在腦中。
“若是跟著張通離開了舊港,麗塔怕是不能幸免了。”
如果連一個女人都保護不了,自己還算什麼男人。
他決定賭一把。
他要留下來,親自平息這場叛亂。
牛二這時興衝衝跑了過來。
“將軍,船我找來了。”
“船?”
“將軍,我知道您是要與混江龍當麵對峙,船我已經從百姓那裡搶……借……來了。”
“……”
陳祖義看著三艘借來的漁船,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他是想打道回府,龜縮到將軍府內。
依托將軍府的牢固院牆,先抵抗一陣子,然後尋找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