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忠怒目而視,拍案而起道“小李子,你是沒長耳朵嗎?”
李興眯著眼睛斜了馬忠一眼,並不理他,而是對著陳祖義說“陳宣慰使,有什麼問題嗎?”
陳祖義麵露慍色,不悅地說“李監丞,你這不太合適吧?”
“陳宣慰使,您和鄭大人說好的,凡事都不會避諱著我,對吧?”
陳祖義咬緊後槽牙,點點頭。
李興這幅模樣,正是他印象中最標準的太監模樣。
陳祖義心想,若不是現在還在大明的船上,定要把這李興吊起來打!
李興昂著頭走了進來,“都坐吧~”
陳祖義給馬忠使了個眼色,讓馬忠坐下來。
馬忠憋著一肚子火氣,目光中的怒火似乎要吞噬掉李興,但礙於陳祖義的命令,乖乖坐了下來。
“既然提到了我,我自然是要洗耳恭聽。”
李興一臉陰笑,笑得陳祖義心裡直犯毛。
“牛總管,剛剛是您叫的我吧?”
牛二倒吸一口涼氣,開始後悔剛才為什麼沒有控製一下自己的音量。
“正是。”牛二的大腦飛速運轉,“剛剛馬千戶說,雖然鄭大人沒在這支船隊,但李大人定能帶領大明官兵奪回舊港。”
李興皮笑肉不笑地說“雜家可沒有那麼大的本事,帶兵打仗,那得看陳宣慰使和馬千戶的。”
“再者說了,這船隊上下,除了隨行的七十一人聽我的,剩下的可都不歸我管~”
“不過,你們也彆擔心。鄭大人雖然不在,王大人在也是一樣的~”
李興嘴中的王大人,便是王景弘。
王景弘和鄭和同為正使,也有調兵遣將的權力。
陳祖義聽聞,鄭和因有要事,率領一支船隊先奔占城國而去,討伐施進卿的任務交給了王景弘。
王景弘是正使,又是靖難中的功臣,也有第一次下西洋的戰鬥經驗,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
“李監丞,但我聽說王大人這是第一次領兵?”
聽到陳祖義的問題,李興悠悠回答道“那是你不了解王大人,有王大人在,舊港定會幫你奪回來的~”
得,說了跟沒說一樣。
“嗯……李監丞,你為何願意隨我西征呢?”
李興突然嚴肅起來,朝上方拱手道“鄭大人有令,隨陳宣慰使出使古大秦,乃是當今聖上的旨意,能為聖上分憂,是我等的福分!能為聖上做事,為鄭大人做事,李興心甘情願,萬死不辭!”
陳祖義內心不忍作嘔,朱棣、鄭和又不在跟前,在我麵前表什麼忠心。
但陳祖義麵色平靜,隨口道“李監丞赤心肝膽,想必鄭大人、聖上一定對您另眼相看。”
李興對此十分受用,微微點了一下頭,不自覺說出心中所想“若是這次司禮監少監的位子,上次能交給我,那我也不必……”
“不說這些,陳宣慰使,奪回舊港一事,你完全不用擔心,交給王大人就好。至於西征的所有事宜,務必讓我知曉。我帶來的七十一人,調撥使用,也必須征得我的同意。您明白嗎?”
馬忠不樂意了,指著李興的鼻子破口大罵“給你臉了!還征得你的同意?也不站起來撒泡尿試試!我家將軍行事,自有打算,你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
李興也不生氣,等馬忠說完後,緩緩開口。
“混賬東西,讓你說話了嗎?”
馬忠抬手便要打,被陳祖義一把摁住。
“陳宣慰使,你管教下屬果然是有問題,不然也落不下個國破家亡的下場。”
牛二也聽不下去了,“嘶……李監丞有些欺人太甚……”
陳祖義另一隻手又摁住牛二,示意他不要再說了。
剛開始陳祖義尚能裝出一副笑臉,現在也快繃不住了。
“李監丞請回吧,我管教下屬無方,我這兩個手下做出什麼過分的事情,怕是對您不利。”
陳祖義咬牙切齒說出這句話,隻希望李興能知難而退。
李興不然,接著說“陳宣慰使,您還沒有回答我的問題。您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