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西洋,剛打劫了鄭和!
李興離開王景弘的船隊後,可謂是愁了一路。
鄭和選出來的七十一人,跑的跑,逃的逃,抵達暹羅國時,人數已僅剩一半。
更要命的是,船匠隻剩下兩人,其中一個還是看起來就不靠譜的克裡木。
李興的這支小船隊,打著“王”字旗來到暹羅國,受到暹羅國王室的熱烈歡迎。
暹羅國國王白布纏頭,上不穿衣,下圍絲嵌手巾,並以錦綺壓腰,騎象而來。
他身旁有一人手持金柄茭蔁葉傘,專門為其遮陰。
國王帶領眾頭目及隨從共五百餘人,早早在碼頭等候。
暹羅國國王如此興師動眾,一來出於對於大明軍事力量的懼怕,二來是對於征西船隊的感謝。
朱棣出兵征討安南,複設交趾,在西洋一帶大為震動,西洋各國人人自危。
另外,鄭和、王景弘出使暹羅國時,命隨行船醫醫治當地百姓,並教授打井、製作豆腐等眾多工藝,頗受民眾愛戴。
再加上,王景弘這次帶了一萬大軍,征討舊港,暹羅國國王不敢不來迎接。
李興是見過大世麵的,看到暹羅國國王的招待規格,欣然接受。
自己確實是代表王景弘來的,或者說是代表鄭和、陛下來的,再高的規格也不為過。
暹羅國國王看到李興這支小船隊,心中一直嘀咕。
他問身邊的隨從“確定是王景弘的船隊嗎?不是說帶了上萬大軍,怎麼就這麼兩艘船?”
隨從答“遣人問過了,船隊的首領叫李興,是鄭和、王景弘的心腹,說王景弘晚一些時候到。”
國王問“手諭對過了嗎?”
“核對過了,是王景弘的手諭。而且,李興上次也隨鄭和來過,確認過了,是本人。”
國王點點頭,“是嗎?我怎麼一點印象都沒有。”
“國王您事務繁雜,這麼細節的事情記不住,很正常。”
李興靠岸以後,暹羅國國王趕緊迎了上去,笑著說“歡迎李大人來到暹羅國!”
暹羅國國王說的暹羅語,李興自然聽不懂,通事翻譯以後,才明白意思。
李興拱手道“國王大人,不必多禮,我是替王大人打個前站,迎接儀式如此隆重,讓您費心了。”
“唉,李大人、王大人,對我來說都是大明皇帝的使者,再高的規格都是應該的。”
李興“哈哈”大笑,對此他十分受用。
閒聊幾句後,暹羅國國王說出了最關心的事,“敢問李大人,這次賞賜什麼時候給呢?”
李興淺笑著說“國王大人不用心急,賞賜之物都在王大人那裡,待他征討完舊港後,自然會帶著陛下的賞賜來到暹羅。”
暹羅國國王雖有一些失落,但是想到上次賞賜的豐厚,還是繼續打起精神。
“李大人,我們先行前往住處,如何?”
李興擺擺手,“國王大人,我這次是帶著任務來的,還請您幫幫忙。”
“哦?”暹羅國國王麵色有些遲疑,“什麼事呢?”
“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