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西洋,剛打劫了鄭和!
之前,陳祖義左等右等,一直等不到牛二和阮鐵。
聯想到舊港局勢初定,施進卿下落不明,他總擔心舊港出什麼意外。
因此,陳祖義先問了問舊港的情況。
牛二道“舊港一切安好。將軍走後,三爺一邊複建船廠,一邊組織商貿之事,還讓錢奉明著手軍隊改製,事情進行得都很順利。”
“三叔現在身體怎麼樣?”
“我們招募人手時,找到一些大夫,其中一位醫術高明,幾服藥下去,三爺身體好了不少。”
“哦?”陳祖義一笑,“還有這種事?”
牛二說“我和阮鐵花了大力氣,把這大夫也請到了船上。”
陳祖義說“應該留給三叔接著給他看病的……不過,既然已經請來了,也不好送回去,之後見見吧。”
“這次你們動作可真是夠慢的,我和馬忠已經在滿剌加國等了快十日,既然舊港沒出事,你們因為什麼事情耽誤了呢?”
牛二和阮鐵互相看了對方一眼,都想讓對方來解釋。
陳祖義接著問“是造炮進度太趕?還是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船呢?”
阮鐵答“都不是……是因為人手的問題?”
“人手?我走之前說過,隻要願意一同前往,可以許諾重金。古話說得好,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是錢不夠了嗎?”
阮鐵回“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招募之人聽說是去歐羅巴,便問歐羅巴何處,我們照您說的,答在天方國的西北方。眾人一聽,前往天方國尚且生死未卜,比天方國還遠,那不簡直是送命。招募之事便一再耽擱。”
陳祖義命人倒了一些茶水,淺呷一口。
“這倒是……現在招募到多少人?”
阮鐵答“招募到士兵六十九人,所有人都從水師中招募,可兼顧水手之職。專職水手招募到二十一位。”
“嗯,總共九十人了。”
“此外,船匠七人,廚師五人,鐵匠兩人,通事兩人,陰陽生一人,船醫一人。總共合計一百零八人。”
陳祖義正在喝茶,聽到總人數後,險些沒有嗆到。
“一百單八將?怎麼著,準備上梁山?”
除了陳祖義,其他三人沒有讀過《水滸傳》,所以一點反應都沒有。
《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此時逝世已快四十年,書也問世多年。
施耐庵的徒弟羅貫中,也逝世快十年了,《三國演義》當時也已問世。
舊港距離大明太遠,流民們連肚子都吃不飽,更彆提章回小說這類精神食糧了。
所以不知道《水滸傳》,也是正常。
陳祖義看他們聽不懂,便解釋說“有本書叫《水滸傳》,講一百零八個好漢在山東梁山落草為寇的事情,書很有名,但我不清楚是哪年的……”
牛二趕緊搭腔“大將軍真是博覽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