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西洋,剛打劫了鄭和!
柯枝國王宮內。
國王正在訓斥王子,“這次風暴來得突然,沿海的老百姓受損嚴重,漁船、商船損失數以千計。你身為王子,不考慮賑災救濟之事,終日流連於女色之中!你是未來柯枝國的國王呀,你就準備這麼治理國家嗎!”
王子嗤之以鼻,“受災的竟是些木瓜、革令這類下等民,救濟他們?有這錢不如多買些寶石、珍珠。”
國王看著兒子這幅吊兒郎當的樣子,真想上去抽他一巴掌。
“買寶石、買珍珠,你又是要送給哪家姑娘?你這麼大個人了,也不知道成家,每天在街上廝混,我們南昆氏的名聲都快被你敗壞完了!”
柯枝國中,人被分為五等。
第一等,南昆,他們屬於王族,是柯枝國的貴族。
第二等,回回人,多為在此地商貿,地位僅次於王族。
第三等,哲地,屬於地主老財。多從事寶石、珍珠和珊瑚等貴重商品貿易,與寶船船隊來往最多。
第四等,革令,小牙保,類似於今天的個體戶。柯枝國隻種植一種作物,胡椒,胡椒的貿易多由革令們在經營。
第五等,木瓜,最下等民。全部居住在濱海一帶,以漁樵和挑擔等為生。
柯枝國的等級製度十分森嚴,木瓜之輩若是在路上遇到南昆、哲地人,必須立刻下跪,等他們走遠以後才能起身。
王子知道,這次風暴主要影響的是濱海地區,受災最嚴重的是木瓜和革令人。
下等人而已,多死幾個少死幾個的,王子才不關心。
“敗壞南昆氏名聲?你勾結古裡國沙米的喜,弑兄殺父才得到的王位,你的名聲就乾淨了?”
國王差點沒一口氣背過去,“我……我這麼做不都為了你嗎?”
王子道“您打住,張口閉口為了我,殺大伯的時候您跟我商量了嗎?”
國王不再說話。
王子扭頭離去,“你愛怎麼著,彆帶上我。佛祖雖說了,眾生皆苦,可我偏要快活一生!”
國王呆呆地坐在王位上,一言不發。
他就這麼一個兒子,王後生兒子時難產而死,國王與王後感情極深,王後去世後從未續弦。
對於這個寶貝兒子,他舍不得打,舍不得罵,錦衣玉食將他養大。
但兒子除了對女人感興趣外,其他一切都不上心。
既不願處理國中事務,也不願在釋教寺廟中潛心誦經。
本以為自己奪得這王位後,兒子會有所收斂,成長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但現實情況是,兒子成為王子後,愈發橫行霸道。每過幾天,都會有哲地人來他這裡告狀,說王子強搶民女。
國王心疼兒子,對於前來告狀之人,要麼封官,要麼賞錢,以此平息民憤。
有國王在後邊擦屁股,王子更加肆無忌憚。
年輕女子他已經玩兒膩了,現在動輒搶人妻子,擄人幼女。
柯枝國中,民怨載道。
國王雖然知道這麼下去很危險,但是,如果殺掉自己的兒子,自己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
他相信,兒子本質上是好的,隻是暫時走歪了,多一些時日,他一定會成長為一個明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