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西洋,剛打劫了鄭和!
第146章縫合船
柯枝國船隊滿帆向前推進。
士兵們優哉遊哉,好似外出放風一般,一個個趴在護欄上,好奇地眺望著遠征船隊。
在柯枝國士兵眼中,遠征船隊弱不禁風,捉拿陳祖義是手到擒來,國王如此興師動眾,純屬意氣用事。
“這點事情,還需要把我們全都叫來?晚上我還約了朋友,看來赴不了約了。”
“唉,可說呢?剛輪到我休息,人還沒到家,就把我喚來了。”
士兵們相互抱怨著,都想趕緊結束這次抓捕,早點回去。
遠征船隊的五艘船並排向柯枝國大軍駛來,因為船帆隻升了一半,速度並不是很快。
雙方間隔不到五十丈時,鎮遠號等五艘船突然調轉船頭,朝著不同的方向滿帆而去。
柯枝國國王的旗艦很高,船上的了望兵將前線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
“國王,陳祖義他們分頭逃跑了!”
金奈也沒猶豫,直接下令“分頭追!”
旗艦上的傳令兵揮舞著旗幟,其他船收到命令後,船上的傳令兵也同樣揮舞旗幟,將命令進一步傳遞去下。
在傳令兵的準確揮舞下,金奈的命令很快傳遞到船隊的每一個角落。
一百八十多艘船自發分成了五隊,朝著不同的目標前進。
李興的濟遠號跑得最快,他不想參與這場陳祖義挑起的紛爭。
但是,他又不想離陳祖義的鎮遠號太遠,擔心陳祖義萬一被敵人包圍了,自己還得過去搭救。
李興心裡暗自罵道“這混賬陳祖義,太不讓我省心了!”
鎮遠號上,陳祖義也對著濟遠號破口大罵“這李興是要死吧!說了分頭跑,分頭跑,他一直往我前邊靠是什麼意思!”
因為濟遠號與鎮遠號離得比較近,兩股追兵也彙成了一大股。
陳祖義看著屁股後邊七八十艘柯枝船,真恨不得立刻踹李興一腳。
馬忠的平遠號、牛二的通遠號,都按照原計劃,各自帶著一股追兵朝不同方向逃去。
阮鐵的定遠號最慘。
因為定遠號的裂縫還沒有補好,四五個船艙都有漏水的情況,並且漏水的情況還比較嚴重。
這給阮鐵帶來很大麻煩。
一來,船身進水後,船隻的航行速度大受影響。
二來,為了儘可能提高航行速度,阮鐵命人專職用水桶將船艙的海水排出,這又減少了一些人力。
三來,進水船艙因為無法放置火炮,定遠號的火力也大受影響。
阮鐵的傷勢還比較嚴重,站著指揮都費勁了全力。
他看到船上的情況,不禁歎了口氣道“真是天要亡我,我不得不亡……”
因為定遠號的速度比較慢,沒過多久,幾艘柯枝國的快船已經追了上來。
這幾艘快船排量小,船體輕,全速航行起來速度遠在定遠號之上。
敵船靠近以後,阮鐵也看清了敵船的樣貌。
印度洋一帶,造船工藝與舊港、大明等華人地區差異很大。
最大的不同在於“撚縫”與“縫合”的區彆。
撚縫大家都很熟悉,即船身木板間的縫隙填入麻繩、桐油和石灰等混合物,以達到防水的目的。
縫合則是印度洋上特有的一種工藝。
簡單來說,就是將船上的各塊木板四周都打上洞,像縫衣服一樣,用以椰子樹纖維製成的繩子把木板緊緊縫合在一起。
這類船隻沒有肋骨(中式船隻也沒有,但水密隔艙板發揮了肋骨的作用),或者有很少的肋骨,即使有,也像縫在船上一樣。
從外觀上看,縫合船就像快要散架一般,十分勉強才縫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