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香在一旁,插嘴道“夫人,還有我……”
原本有些悲傷的氣氛,讓蓮香一下破壞了,麗塔和陳祖義都沒忍住笑了出來。
“好,等我從歐羅巴回來以後,接你們回舊港!”
船隊準備就緒。
陳祖義一聲令下,啟航的鼓聲響遍整個柯枝國碼頭。
鎮遠號等五艘船齊刷刷升起船帆,緩緩駛離柯枝國碼頭。
碼頭上,麗塔、阿裡、柯枝國百官,以及聚集在此的柯枝國百姓們,他們一邊揮手,一邊呼喊。
他們明白,陳祖義此去,承載著的是柯枝國的未來。
……
對於古裡國,陳祖義早有耳聞。
他印象最深的,是古裡國的王位繼承製度。
不同於華夏文化圈的嫡長子繼承製,古裡國的王位不傳給國王的兒子,而是傳給外甥。
在古裡國,隻有國王姐妹所生的孩子,才會被當作嫡族。
國王如果沒有姐妹,王位會傳給國王的弟弟。
如果國王連弟弟也沒有的話,王位會傳給一位公認有功德的人。
這套繼承製度,世代如此。
這種繼承製度讓陳祖義大開眼界,他知道嫡長子繼承製,也知道雲南摩西族的母係氏族繼承製,但古裡國的外甥繼承製,他還是第一次聽說。
後來他也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為什麼不傳給兒子,而是要傳給外甥呢?
終於,他得出一個相對合理的解釋。
試問,國王的妻妾所生的孩子,一定是國王的孩子嗎?
答案顯而易見,是否定的。
也就是說,國王妻妾所生的孩子,不一定與國王有血緣關係。
那外甥呢?
外甥一定是有血緣關係的!
是的,國王的孩子不一定是國王的親生孩子,國王的侄子不一定是國王的親生侄子,但是,外甥一定是親生外甥。
我們舉一個十分極端的例子。
假設,老國王行將就木,打算將自己的王位傳給孩子。
但是,他對於自己的後宮並不自信,看著自己妻妾生的孩子們,覺得每一個都不像自己。
他不禁聯想起自己那性格奔放的母親,母親有多個情人,自己跟每個兄弟姐妹長相差異也很大。
為了把王位傳給一個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老王國苦思冥想。
終於,他將目光落在自己的大外甥身上。
不論母親擁有多少情人,也不管自己的妻妾多麼不忠,自己的外甥,一定是自己的親外甥。
老國王想通一切後,終於含笑九泉。
陳祖義得出這個結論後,一方麵佩服古裡國第一代紮莫林的智慧,另一方麵,也對於他的後宮管理能力嗤之以鼻。
且不說自己,連朱棣都不會這麼乾。
除了這種奇聞異事,至於古裡國的經濟、政治等國情,陳祖義並不是很清楚。
“卡帕什,既然你前往古裡國多次,你跟我講講,紮莫林治下的古裡國,現在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