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懷縣金山寺我等雖然未曾去過,但這名頭卻也聽聞過。”
···
腳商多為趕路,在休息攀談片刻之後,便急匆匆的上路了。
日頭依舊炙熱,落在人身上猶如上了蒸籠一般,即便如此,大多數人依舊選擇在平整的官道之上,而不會冒然進入林蔭小道,畢竟誰也不知道接下來會遇到什麼危險。
若是遇到野獸尚還好說,若是遇到賊人、妖魔平白的丟了性命,可就不值當了。
臨近午時,
日頭愈加的灼熱,
在行了不久後,終於遠遠的望見了一個涼棚,如這般涼棚,多是供人休息,加以賣水謀生。
即便離得很遠,也已經看見不少旅人、腳商在此地休息。
剛剛走到近前,一道聲音就傳了過來。
“小和尚。”
“阿彌陀佛。”
“施主。”
徐子肅看去,微笑的點了點頭。
正是適才休息時,與他攀談的藥商。
“店家,可有水嗎?”
“小師傅稍等,水還多的是。”
徐子肅朝四周望了一眼,位子早已沒了,更甚至有的人已經坐到了地上,他找了一個略微陰涼的角落盤膝坐了下來。
“這天氣著實有些奇怪。”
“誰說不是呢?已經足月未下雨了。”
“莫不是得罪了龍王爺?”
“聽聞涇水不日要有一場求雨之事,也不知是真的假的?”
“是真的,在我等出來之時,縣衙已經在準備了,隻等良辰吉日選定,便開始求雨之事。”
“真的能求來雨嗎?”
有人詫異的開口問道。
求雨一事多是一種安慰,求來了,那就是求雨有應,求不來,那便是心不誠,龍王爺不在家,反正鄉民求得也隻不過是一個安慰罷了。
對此,其實大多數人都心如明鏡。
“若說其他地方,或許未知,但涇水一地,求雨必應。”
求雨必應?
眾人聞言,百態各異,有不信,有不屑,更有驚訝···
“當然,隻不過有一個前提。”
“什麼?”
眾人疑惑的看了過來。
“祭祀。”
祭祀?
眾人不由的一愣,麵上浮現一抹疑惑,貌似沒什麼不同吧。
隻因,但凡求雨等禱告上天,亦或神靈的大事都會準備祭祀,祭祀之物不外乎三牲六畜等祭品。
“兄台可是這祭品有所不同嗎?”
當即有人似乎想到了什麼,不由的開口問道。
眾人也齊齊看向說話的那名漢子。
那漢子目光閃爍的點了點頭,隨後麵上浮現一抹不忍。
“涇水祭祀所需的祭品乃是真人,童男童女。”
“什麼!”
眾人聞言頓時一陣驚呼,竟然還有這種事兒。
“拿真人祭祀,這豈不是喪儘天良,泯滅人性嗎?”
“若是被我朝的那些大儒知道,定然會給他們好看。”
“此事確實有傷天和。”
···
垂坐一旁的徐子肅同樣皺眉睜開了雙眼。
活祭?
沒想到這個前世隻在書本中看到的故事,竟然真的發生在了自己麵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