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渣男[快穿]!
邵瑜本以為敬茶時,沈芷蘭會遭受些許刁難,但蕭氏也不知是不是轉了性子,甚至沒有讓沈芷蘭多跪一秒,就接過了茶水,說了兩句勉勵之語,又讓人奉上厚厚的紅封,便讓兒媳婦起來了。
預想中的為難場麵完全沒有出現,就連用早膳的時候,按理新婦要立規矩,蕭氏可以光明正大的立規矩,但她也沒多為難人,讓沈芷蘭站著侍候了一會便停下來了,反而催促著沈芷蘭坐下來一起吃飯。
甚至連請安,蕭氏都主動提出讓沈芷蘭五日去一次,理由是邵瑜要備戰會試,讓沈芷蘭專注照顧邵瑜。
古代婆婆常規磋磨媳婦三部曲請安、立規矩、賞小妾,這三樣蕭氏一樣也沒有用,且完全不像不喜沈芷蘭,甚至十分優待,若非這老娘臉色實在太平淡,婚前鬨出來的幺蛾子太多了,邵瑜都快懷疑自己娶的是蕭氏的娘家侄女了。
蕭氏這般一心想遠著沈芷蘭,倒讓沈芷蘭頗有些忐忑不安,她先前已經做好了會麵對困難的準備,但開局就是簡單模式,婆婆既不想為難她,也不想搭理她,這讓她無所適從。
若是旁人,遇到這樣的情況,隻怕會喜的笑出聲來,但沈芷蘭一顆心全都拴在邵瑜身上,愛屋及烏,她便十分期望得到婆婆的認可。
邵瑜見沈芷蘭是真心想孝順婆母,便給了她一個建議。
隔日用過早膳後,邵瑜直接去了書房讀書,沈芷蘭卻親自去了廚房,盯著廚娘們花了大半上午的時間,做了一鍋補湯。
補湯出鍋分了兩份,一份送到邵瑜的書房,另一份,沈芷蘭躊躇了一番,最終還是讓身邊的大丫鬟提著,一起去了主院。
鄭嬤嬤見了沈芷蘭來,略有些奇怪,麵上依舊笑盈盈的,道“二少奶奶安好。”
“母親可在裡麵?”沈芷蘭問道。
鄭嬤嬤趕忙讓人進去通傳,蕭氏還以為沈芷蘭找她是因為邵瑜那邊有什麼事,待見到人之後,看到沈芷蘭手裡提著的食盒,微微挑了挑眉。
“聽相公說昨日母親身子有些不爽利,我便盯著廚下燉了一份紫蘇紅棗湯,正好給母親進補。”沈芷蘭笑著說道。
“我不吃生薑。”蕭氏淡淡說道在,這味湯一般叫做紫蘇生薑紅棗湯,是這個季節的進補良品。
沈芷蘭立馬說道“相公記著母親不吃生薑,因而特意提點過,這湯裡沒放生薑。”
蕭氏聽到兒子提醒,心下微感熨帖,便沒有拒絕,收了湯就將人打發走了。
鄭嬤嬤將人送了出來,笑著說道“不吃生薑,是夫人一直以來的習慣,二爺和二奶奶有心了。”
沈芷蘭忙道“嬤嬤是母親身邊的老人,自來侍奉母親周到細心,不知母親還有哪些忌口,可否告知,也省得我日後犯了忌諱。”
鄭嬤嬤臉上笑意更濃,便細細提點了起來,緊接著,最後似無意一般開口說道“夫人上午要管家理事,午間總要睡一個時辰,但下午,卻總能空出半個時辰來,從前這半個時辰夫人陪楊哥兒讀書,如今楊哥兒入了學堂讀書,夫人卻閒了下來。”
沈芷蘭聞言秒懂,立馬向鄭嬤嬤道謝。
等鄭嬤嬤將人送走了,蕭氏看了她一眼,有些不高興的說道“在門外說了那麼久,有什麼話好跟她說的。”
鄭嬤嬤笑著說道“二奶奶心細,向老奴打聽您的忌諱呢,老奴看她也是個有心人。”
蕭氏不置可否,說道“也不知道能堅持幾天。”
“這湯還冒著熱氣呢,夫人您還是儘快喝,免得涼了。”鄭嬤嬤勸道。
蕭氏端起那碗紫蘇紅棗湯,輕輕的舀了一口,見果真沒有生薑在其中,又帶著一絲絲不膩人的甜,蕭氏一口又一口,最後竟然喝完了一整碗。
自這日後,沈芷蘭每日下午都要去蕭氏院子裡一趟,或是帶著一份補湯,或是請教一些事情,蕭氏神色始終冷淡,但久而久之,竟也習慣了她的存在。
二月底,侯府的下人們從半夜就開始忙碌起來,侯府的主子們也全都爬起來給邵瑜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