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
自北涼大軍攻破龍函關之後,塵嶽便分兵三路,攻占檀州全境。
對於突如其來的北涼大軍,大多城池都望風而降,唯有金兵駐紮的城池能稍微抵抗一下,但在北涼軍強大的攻勢下沒有一座城能堅守到三天以上。
出乎塵嶽預料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檀州城守軍一直沒派出過援軍,就那麼眼睜睜的看著北涼軍攻占檀州全境。原本北涼還盼著檀州守軍出城來一場野戰呢。
終於,三路大軍不費吹灰之力的清掃了檀州全境,全軍集結在檀州城外。
檀州城
這座檀州的首府,也是大周整個北境防線的中樞之地,東接平瀚道,西連順州和北涼道,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因為檀州地勢平坦,多為平原,而檀州城又建在廣闊的黑土地之上,無險可依,所以城牆修建的高大堅固,城中糧草也十分充足。
不僅如此,整個檀州城的布局分為內外兩道城牆,外城四麵都長約上千丈,高七八丈,城頭寬廣可騎馬行進,箭樓角樓配置齊全。
內城則乃純粹的軍事要塞,完顏宗承的將軍府以及駐軍軍營都集結在內城之中,內城的城牆也長約數百丈有餘,在外城失守後守軍仍可拒內城堅守。
在外城和內城之間就是尋常百姓的居住之地,大量房屋修建其中,城中足足有數十萬百姓,堪稱遼東第一大城。
而這段日子檀州城中的百姓早早的就嗅到了一股不尋常的味道,檀州城所有城門全部關閉,街道上的騎軍往來奔馳,絡繹不絕。
更是在天還沒黑之前就實行宵禁,敢有在街道上逗留者殺無赦。
這股架勢讓所有人都知道,那北涼軍要到了!
檀州城內的百姓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很久了。
檀州城的駐軍總計有五萬,四萬金兵,一萬紅頭兵。
受龍函關紅頭軍叛變的影響,完顏宗承已經把紅頭兵全部打亂了編製,分派到各城守護,中層軍官全部由金人擔任,確保不會再發生騷亂。
在檀州城進行緊張的備戰之時,那兵鋒所向披靡的北涼軍終於開始出現在了檀州城外。
第一路到的自然是北涼侯塵嶽,然後褚玉成和燕宏毅所率的兩路人馬也在既定的時間內抵達檀州城外彙合。
密密麻麻的黑甲士卒僅僅用了兩天時間就把檀州城圍的水泄不通。
北涼大軍營寨外圍深挖壕溝,拒馬用的鹿角安下了一層又一層,謹防城中的騎兵出城偷襲。
步卒在前,騎軍在後,大營井然有序,總計近十萬的北涼軍齊聚檀州城外。
一日正午,數十騎從北涼大營中馳出,人人身披鐵甲,徑直抵近檀州城外,堪堪到弓弩射程的邊緣時才停下。
這個位置已經能清晰的看到城頭上的守卒身影。
一麵“塵”字帥旗就那樣在風中呼啦作響。
塵嶽高坐馬背之上,身側的眾人乃褚玉成、燕宏毅等為首的一乾北涼軍將領。
眾人目光就看著那近在咫尺的檀州城牆毫無畏懼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