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江之泛娛樂帝國!
薑雪內心一震,顯然是被李明軒的魄力給驚訝到了!
這時連譚忠林都坐不住了,立馬起身急道“董事長,我們不能這麼做啊,這麼做不但難以盈利,而且這是跟整個香江報業作對,我們將寸步難行。”
李明軒目光有些閃爍,伸手示意譚忠林坐下,他何嘗不知道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有可能被噎死。
也很清楚自己現在的實力和整個報紙行業為敵,無異於以卵擊石,但是等到自己翅膀硬了那可就不同了。
不過雖然不能做到明麵上的免費,但是做到相對免費,自己還是有很多方法的。
李明軒內心既然打定主意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自然就不會因為手下的反對就退縮不做。
於是笑著對譚忠林道“譚總經理,彆急嘛!我又不是說一直免費,就先免費發行一周報紙,看看效果如何?”
“呼…那就好!”譚忠林鬆了一口氣,免費發行一周,就當打廣告了,雖然花費也大,大不了控製一下發行量就好!
隻有薑雪剛才注意到了李明軒眼神閃爍,隻怕另有算計在裡麵。
對李明軒的考察,薑雪還算滿意,雖然自己的方案沒有被采納,但是還是決定留下來乾一段時間。
貌似李明軒讓自己負責的青少年類型周刊,還是挺有挑戰性的。
想到要發行免費報紙,那麼短期內就不要想盈利了,李明軒暗自算了自己資金,前期20萬稿費加上賣掉“壞掉”係列拿到的480萬,總計有500萬港幣。
除去收購報社和印刷廠185萬港幣,給了趙雅芝80萬港幣買房,加上給陳飛張麗兩人共20萬港幣傭金。零零散散自己也花費了不少,也就剩下200多萬港幣。
李明軒心想這些錢應該夠支撐到盈利了,不過自己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看了看馮誌邦,想要看看現在報紙的印刷成本如何。
“馮廠長,我們印刷廠現在產量如何?”
馮誌邦從事報紙印刷幾十年,經驗老道,對成本品質控製可以說是了如指掌。見到李明軒問起,毫不遲疑的回答道
“董事長,目前我們洗刷廠不少設備都還算比較新,之前擴大規模時買的,如果全力印刷,24小時可以達到30萬份報紙,之前報社規模小,為了讓設備不閒置承接了不少其它報社的報紙,目前勉強算是收支平衡。”
李明軒聽後點了點頭,一天30萬份印刷量,前期肯定是夠用了,後麵可就遠遠不足了,現下資金不足,隻能等以後再擴大規模。
“馮廠長,目前的產量還行,不過以後就不用接其它報紙的單了,專做自己的報紙。我們一份報紙的成本在保質保量的情況下能達到多少錢一份?”
馮誌邦點了點頭“好的,我會儘快處理!”
緊接著說道“定位中高端客戶的報紙質量都還算不錯,如大公報這類權威報紙的質量,一份總成本大概在2毛左右。
一份報紙印刷數量越多成本越低,像東方日報發行量最大,定位草根客戶的報紙質量也就中下等,他們一份報紙的總成本估計最多1毛左右。大多數的報紙,成本都在這個價格區間。”
聽完後,李明軒內心一合計,眼睛都有些發亮,按目前香江報紙平均市價一元港幣算,一份報紙印刷成本這麼低,就算加上所有成本頂多3毛都算高的了。
就算給批發商一份5毛錢的批發價,都有40的毛利潤。更何況發行量越大的報紙,批發價怕是會越高。
李明軒越是細算,越覺得大有可為,心裡都忍不住想放棄做免費報紙了。
試問數遍香江又有幾家企業的毛利潤能達到這個程度!也就是報紙行業總體盤子太小,就像東方日報在香江香江第一,估值也不過才幾千萬港幣。
所以即便是利潤再高,那些真正的大鱷也看不上,這才讓香江報紙行業百花齊放。
這也難怪自己收購的三家報紙,每家日發行量也就幾千份,也能活的滋潤。
盤子小沒有大鱷下場,才正合自己的意,盤子小是因為現在全世界對整個傳媒行業的開發都還像後世那麼完善。
而這正是自己的機會,想到這裡,李明軒現在對進入傳媒領域越發迫切了。
都市日報第一炮必須打響,李明軒眼神露出狼性,掃視了眾人一圈,把自己的決定向眾人說道
“報紙第一周最少免費發行100萬份。在座的各位務必精誠合作,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誰拖後腿誰走人!”
“董事長,不行啊!我們買下港島日報和新界日報也不過才花了35萬港幣而已!”譚忠林急道
其餘等人聽到李明軒的決定,也嚇了一大跳
心裡都在暗呼“天啊,100萬份報紙,各種成本加一起最少30萬港幣,以現在香江的房價,足可以買下兩套千尺豪宅了!整個香江報紙很多,但一年能掙這麼多錢的都沒幾家!”
現在的港幣還是很有購買力的,可不像後世貶值那麼多。
李明軒沒有搭理眾人的想法,而是非常嚴肅的說道“我們都市日報要麼不做,要做就做第一!錢我來出,你們要做到的是保證把報紙送到用戶手上!”
眼見李明軒已經下定決心,譚忠林等人也不好在勸。
報紙的推廣大方向一定,接下來的氛圍反而好了很多,大家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推廣細節上來!
李明軒也沒在過多的給意見,畢竟現下這個時代的市場,細節上這些人才是最專業的,不少思路都讓李明軒耳目一新。
也讓李明軒下定了決心,以後在管理公司大方向上自己來製定,讓手下人去執行就行,什麼都討論,結果出來太慢。
李明軒見他們討論一時半會兒也結束不了,自己也不用插手,於是生出了回去的想法。
於是向眾人交代道“都市日報後天必須發行第一份報紙!另外兩份期刊一周後我要看到樣板到我手裡,半個月內必須發行第一期!”
臨走時李明軒又分彆給了薑雪和錢博一份小說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