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謀聖之後,我幫劉備拿天下!
呂布決心率軍回長安,博得一席之地。
而僥幸逃出一命的郭汜,也帶著僅剩的數百殘兵,回了函穀關。
畢竟,如今董卓已死。
而他害死了劉協,又將張與得罪的死死的。
為今之計,他手中的大軍,就是他活下去的全部希望。
考慮到函穀關北鄰劉備,東挨曹操,因此郭汜一到函穀關,直接就帶著大軍離開了。
與呂布一樣,郭汜也看準了長安之地。
與此同時。
郭汜一路放出謠言,聲稱‘天子已死’、‘董卓已亡’。
甚至於,為了掩蓋他的罪行。
郭汜還將劉協之死,嫁禍給了劉備。
言明劉備是為了登基,這才派了軍師張與出馬,刺殺董卓。
同時又說,劉備一奪到天子玉璽後,就將天子溺死在了黃河裡。
最後,還放出了爆炸性消息劉備不日登基。
郭汜很清楚。
如果不把劉協的事情,搶先一步嫁禍給劉備,那死的人就是他了。
況且,郭汜這謠言真假參半,也就不容易被人直接戳破。
畢竟如今劉協已經是個死人了。
而呂布既然沒有投降劉備,那也就不可能出來替劉備澄清。
而劉備呢?
就算他跳出來指證,說劉協之死是郭汜乾的,那又怎麼樣?
有什麼證據?
除非劉備堅持不登基,來此自證。
可若是如此,那郭汜也就不用太擔心了。
畢竟,天子沒了,而劉備不登基,那想要分裂大漢的人多的是。
彆人不提,那袁術就是一個!
等天下都亂起來,他反而能安全幾分。
不過想到劉備麾下戰將的武藝,郭汜還是決定率軍回長安,將樊稠、段煨等人收了。
以便來日有一戰之力!
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
郭汜這話一出,沿路城邑立刻嘩然。
再加上呂布、劉備先後撤軍,如今連郭汜也率兵往長安而去,更是在某種程度上,佐證了這些謠言。
緊跟著。
各種猜測,各種謠言以極為脫離實際的形式,快速傳播開來。
而張與等人對此也早有準備。
由太原太守兼上黨太守簡雍,直接將劉協這半年來的情況全部公諸於眾。
甚至於在張與的授意下。
簡雍還將這救天子的情節,寫成了故事,讓人在大街小巷宣揚。
從玉璽從何而來、張與入長安、驪山行宮之變,以及黃河拚殺,和皇帝遺詔,全都講的清清楚楚。
最後,還不忘澄清
劉協乃是詐死,不日即將到太原京陵城養病。
由官府出麵說清前因後果,更是引起百姓空前的好奇與談論。
很快,這些事情也像是插了翅膀一樣,飛往其餘地方。
而在麋竺的暗線操作下,輿論大方向,還是對劉備有利的。
這也是因為劉備的的確確為百姓做了不少實事,深得民心之故。
畢竟,從張與投奔劉備的第一天開始,張與就提醒劉備,民心的重要性。
官吏與世家尚且不談。,
至少百姓眼中,劉備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因此,知道劉備殺了董卓,還要當天子,不少百姓甚至開始提前慶祝了起來。
但謠言這種東西,都是越傳播越離譜。
尤其是後麵,有不知名的勢力暗中乾擾,再加上不少百姓的猜測和臆想,這些謠言也是更離譜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