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猜想落實。
沒等張與吩咐,他身側的親衛,立刻將消息傳達到兩翼的陳到和張飛那裡。
與此同時。
下方的小卒也揚聲道:
“我等自報家門後,遼東王要求與大公子見麵,並提出與大公子合作,先解決公孫瓚。”
這個家門自然不可能如實稟告。
張與既然打著袁氏的旗號,自然也提前借用了袁氏中人的身份。
此時。
張與的身份,是袁紹的長子袁譚了。
所以,士卒口中的大公子,其實指的就是張與了。
而對於間諜這活計,張與可謂是駕輕就熟。
因此,聽到小卒的話,張與相當淡定。
他招手讓下麵的小船撤回來,隨後下令船隻開動,緩慢靠近了公孫度的頭船。
隨著距離縮短,對麵船隻上的士卒也逐漸清晰。
許是因為先前士卒自報過家門,所以對麵船隻並沒有直接發起攻擊。
但畢竟沒有確定對麵的身份,加上後麵還有追兵。
因此,公孫度的戰船上,戰鼓聲遠遠就響了起來,似是警示。
不過。
張與也及時派遣親衛營,站在船頭重複大喊:
“渤海王大公子袁譚,奉命前往出使遼東,還請遼東王出麵一見!”
為了不讓對麵警惕。
張與下令左右兩翼的船隻都停在遠處,孤船前行,伴隨著親衛們的喊聲,徑直往公孫度的方向而去。
許是這種做法的確讓人不太設防。
所以,張與的船隻也順利靠近了對麵。
直到雙方距離拉近到互相都看得清人形的時候,張與這才下令叫停了船隻。
隨後,張與雙手環胸,站在船頭,泰然自若地等著對麵的答複。
既然公孫度有心投靠袁紹,還希望借助自己的力量對付公孫瓚,那他肯定會出麵的。
張與靜靜站在船頭,任由親衛們的聲音在耳邊不斷地重複、回蕩。
果不其然。
沒多久,對麵的船隊開始變換陣型。
隨著前船往兩側退開,一艘樓船緩緩出現。
而樓船之上,一排寫著‘公孫’二字的大纛,正迎著海風舒展身姿。
緊跟著。
一金甲大將,帶著大批人,烏泱烏泱地走到船頭。
見此,張與眼中閃過精光,唇角微勾:
“大魚快上鉤了!”
一旁的馬超聞言,也頗有些激動的望了眼對麵,手不自覺的捏了捏兵刃。
很快,對麵就響起了一道雄渾粗曠的聲音:
“來人可是顯思侄兒?”
袁譚,字顯思。
張與一聽對麵如此稱呼,不由得一挑眉,心裡也有數了。
既然能管袁譚叫侄兒,那說話之人,八成就是公孫度了!
張與也不慌,當即拋出一個誘餌:
“冀州大勝,劉備如今被趕回了並州。
因此,譚奉命前往遼東,助遼東王平定幽州,共襄盛舉。
沒想到今日竟然在海上巧遇,倒真是心有靈犀啊!”
張與話中透露出了不少的信息。
聲音遠遠飄到公孫度耳中,聽得公孫度五味雜陳,心情頗為複雜。
要知道。
自從他三年前成為了遼東太守後,也沒少對外擴張。
不敢說戰無不勝,但也算是稱雄海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