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聲,眾人忙抬頭去看。
果然見劉協裹著厚厚的虎皮大氅,帶著張機走進來。
那虎皮原是典韋在譙縣外打給張與的。
但去年冬天,劉協剛到太原時,受了風寒,連燒了幾日。
所以張與征得典韋同意以後,便將虎皮做成了大氅,給劉協驅寒。
“拜見陛下!”
荀彧幾人熟練起身迎駕,拱手而拜。
眾人麵上沒有絲毫驚慌錯愕之色,神色平靜的很。
這也很正常。
自從劉備和張與離開太原後,劉協三天兩頭就要來一趟,有時候還要留在府裡過夜。
這大半年下來,荀彧他們從一開始的受寵若驚,到現在的泰然自若。
甚至簡雍還會時不時地跟劉協開個小玩笑。
荀彧也會時常吩咐人給劉協搜羅些小玩意兒放在府裡。
見眾人起身行禮,劉協噔噔噔跑過去,熟練地扶起荀彧:
“朕不是說過了嗎?荀先生不必多禮。”
這話劉協隻對張與、劉備和荀彧三人說過。
但除了張與外,即便是私下裡,劉備和荀彧都非常恪守禮節,這讓劉協有些無奈。
荀彧順勢起身,對劉協溫和笑笑。
眾人落座,劉協揉了揉有些酸澀的眼睛,望向荀彧,不解的追問:
“荀先生,你們方才再說什麼?什麼東西要放到朝上再議?”
因著劉協身體不好。
且朝政基本都靠著荀彧在撐著。
所以如今的早朝,三日一次,且隻商議要事。
不過荀彧並不專權,而且還很支持劉協參政。
大事都是經荀彧手的,他會一一稟明劉協,最後讓劉協下印。
至於小事,就端看劉協的了。
他願意管就管,不願意反正還有荀彧擔著。
好在劉協在盧植等人的教導下,很是明事理,有時候還能提出些新的主意,倒是讓荀彧極為省心。
聽到劉協問話,荀彧給劉協和張機各倒了杯熱茶,這才將先前的三份捷報一一說來。
知道是因為漢中太守沒有合適人選的緣故,劉協眼神一動。
他借著大氅遮擋,將袖中的書信往裡麵藏了藏,同時也將出宮前的難過,暫時放到了一邊。
劉協摸著下巴,思忖片刻,隨後抬頭看向荀彧,認真道:
“荀先生,朕想遷都。”
這話一出,房中空氣都停滯了一瞬。
彆說麋竺和諸葛瑾,便是荀彧都愣住了。
見眾人不說話,劉協依舊堅持道:
“朕此言並非兒戲,朕早有此心!”
劉協的話喚回了荀彧的神誌。
荀彧知道劉協不是任性妄為的性格。
因此,見劉協目露肅色,荀彧並沒有第一時間開口反對,而是拱手一禮,溫聲道:
“陛下何故出此言?”
簡雍也有些著急,畢竟太原太守是他。
而天子才在這裡住了一年就要走,若是傳出去,豈不是說他無能?
因此,荀彧話落,簡雍也急急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