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上走著,孫堅也目帶讚賞之色,抽空誇了孫策一句
“策兒這次乾的不錯!為父自當論功行賞!”
那信,不僅是劉繇向劉協表忠心,向劉備求救,最重要的,是將孫堅的大營的駐紮情況、兵力、布防、戰船、糧草等一一說明,甚至具體到了各項數據。
雖然具體數值並不準確,但估計的也很靠近了!
要是這東西真落到劉備手裡,他這仗還怎麼打?
連孫堅自己都不知道,劉繇是怎麼弄到的這些信息。
他隻覺得,這大軍之中,定然是有劉繇的奸細!
思及此,孫堅腳步更快了幾分。
路過鼻青臉腫的張英身邊時,一抬手,就把張英拎在了手上,大步就往帳外走。
而與孫堅行動一致的,還有是他那帶著怒火,響徹營帳的聲音
“千防萬防,家賊難防!
本將這就去丹陽城,與那劉繇當麵對質!”
他倒是想問問劉繇到底要乾什麼,
都已經當了皇帝,不想著開疆拓土,隻想著背國投敵,這算怎麼回事?
何況,他雖然逼迫劉繇稱帝,但自認也沒虧待他。
可劉繇心有不服,不敢真刀真槍的跟他作戰,卻在背後捅刀子,這如何能忍?!
孫堅越想火氣越大,恨不得現在就飛到丹陽城,給劉繇一刀!
孫堅這一連串的反應,既讓眾人摸不著頭腦,也讓眾人反應不及。
眼瞅著孫堅幾步就要衝出去,孫策趕忙擋在了孫堅身前,躬身抱拳
“阿翁留步,兒有話要說!”
孫堅被擋了去路,心下不悅,眉頭擰成‘川’字看著孫策,有些不耐煩。
但還是按捺著暴脾氣,沒好氣道
“說!”
孫策暗鬆一口氣,趕忙開口勸說
“阿翁,劉繇乃是齊漢天子,阿翁卻隻是吳王,名義上還是君臣。
阿翁如此氣勢洶洶前往丹陽,不僅會落人口實,而且還會激起劉繇以及江東世家的反叛之心,如今外有強敵,內就絕不能生亂了!”
自從割了廬江、九江、豫章三郡、又籌措了不少糧草與戰船,一齊賠給張與之後,江東世家與他們孫堅的矛盾,就完全擺到了明顯上。
想都知道,若是沒有江東世家的挑唆,劉繇怎麼會在這個節骨眼上,派人喬裝打扮偷偷溜去劉備大營報信?
這話落到眾人耳中,立刻將眾人的心神喚回。
雖然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聽到孫策的話後,黃蓋率先勸說
“主公,少主所言有理。
無論如何,都不可提刀衝入丹陽,直奔皇宮。
劉繇得活著,我們才能師出有名,與劉協和劉備對戰!”
劉繇是齊漢的天子,是他們此戰的招牌。
雖然沒什麼用,但是不能沒有!
祖茂也沉聲提醒
“主公,我們手中四萬大軍,有一萬左右,乃是從江東世家中抽調的。
德謀與義公手下,也有數千士卒,亦是如此。
決戰在即,的確要顧忌些,以免大軍嘩變!”
在廬江跟張與的那幾戰,他們兵力折損太多。
而和談之後,他們手上又隻剩下了吳郡和丹陽郡兩個地方。
地盤少了,招募的士卒自然不會太多,滿打滿算,才攢到了五萬士卒。
為了應對劉備大軍,孫堅隻好又搜刮了一遍江東世家,刮來了一萬多士卒。
但這些借調的士卒,本質上,還是歸屬江東世家的。
若是真的鬨起來,他們真的會腹背受敵。
聽此,孫堅稍稍冷靜下來,但這種受製於人的感覺,讓他不爽到了極點
“難道你們本將要明知道他們在眼皮子底下出賣本將,還得忍氣吞聲不成?!”
孫堅咬牙切齒,看著張英的目光,仿佛是要吃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