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喬昭懿嗯
鄧儀還有怕的東西
而且還是怕小孩子。
哈哈哈哈。
喬昭懿悄咪咪問岑聿,小鄧公公是不是小時候有什麼關於孩子的少年陰影。
岑聿知道些鄧儀入宮前的事,但鄧儀自己都快記不清了,隻提過幾件,卻能拚湊出個大概。
所以能知道,對方的反應和入宮前根本沒什麼關係。
這位千歲爺,偶爾想想幼時的艱苦歲月還行,讓他為這些事留心理陰影
岑聿緩緩給鄧儀找了個借口“可能因為這位是太子府的”
反正鄧儀也不怎麼喜歡東宮。
至於原因,太正常了。
誰麵對周綺搖和陛下的二個兒子,估計都要崩潰。
鄧儀的心裡素質已經很強大了。
喬昭懿心覺有理。
兩個這麼強的人,就沒生出一個能繼承大任的。
若是宮中再熬一熬,直接傳位給皇太孫
喬昭懿動了動念頭,就聽見小孩子的嘿嘿聲,低頭一瞧,是岑聿懷中的孩子,伸手要她抱。
這孩子剛滿兩歲不久,長得更像太子妃,喬昭懿把孩子抱過來,逗了逗。
俗話說,貴人語遲。
高門府邸家的孩子說話都晚,最開始喬昭懿還以為有什麼特殊原因,比如說一直不言語,直到二兩歲,突然有一日就可以連著說整句話。
貴人語遲,在她眼中,是個好詞,是孩子聰明的另類說法。
直到最近幾年,才琢磨過味。
貴人語遲,是因為古代富貴人家的孩子在小時,都由乳母照養,不養在母親眼前。
做下人的,身家性命都捏在主子手中,照看孩子的時候,絲毫不敢胡亂說些什麼,孩子沒有學習環境,自然說話晚。
喬昭懿以為麵前這個也差不多,沒想到已經會說連貫的話了,雖然有些吞音,但意思表達得清楚明白。
孩子趴在喬昭懿懷裡,喬昭懿沒給他拿糕點,也沒鬨著要,而是和她說說自己知道的詞彙。
喬昭懿
小子,你很可以啊。
我很看好你,再培養幾年,說不定可以直接跨過太子,接棒大鄴江山。
他連自己名字都知道,仰著臉躺在喬昭懿懷裡說,“應乾。”
高應乾。
喬昭懿好名字,贏錢,她喜歡。
她欣然讚歎。
隨即,細一琢磨這個名字。
嘶嘶嘶。
看來宮中對他的期待頗高啊。
乾表示的可是天
喬昭懿抱著高應乾,目光真摯了些。
以後常聯係。
不知道是不是平日裡很少有人和他玩,高應乾很喜歡喬昭懿,坐在她懷裡不吵不鬨的,偶爾還說兩句。
雖然說的含糊,也能聽清。
高應乾“馬馬壞。”
喬昭懿太子你養孩子養的未免也太糙了吧,這麼大點,就帶孩子去騎馬
是不是傷到哪了
喬昭懿低頭,向某個地方認真看去。
高應乾也跟著低頭。
岑聿“”
岑聿“”
喬昭懿,你做什麼呢
接收到目光的喬昭懿羞澀地移開了目光。
心想就看看嘛。
反正懷裡的該穿的都穿了,一點不該露的都沒露,她隻是關懷下。
晚上前,還要到官驛休整,不能耽擱太久,太子二人不多時就回來。連帶著鄧儀也一同折回車中。
自從在岑聿這取得真經,岑聿在太子心中的地位,就不斷攀升,緩緩提到了僅次於沈少傅的位置。
反正他隻要硬苟,苟到陛下龍馭賓天
他孩子,就是下一任太子。
馬車疾馳而去,幾人站在原處,注視著眾人離去。
太子妃輕輕歎氣,雖然知道國事大於家事,但要說一點不心悶,是斷然不能的。
她剛生育
月子裡的人吹不得風,太子妃看了眼太子離去方向,帶著跟來的嬤嬤們重新回了來時馬車。
喬昭懿想了想,覺得還是提醒下比較好。
這可是關乎著一輩子的大事。
喬昭懿委婉一提“剛剛他和我說,覺得被馬傷害得太深,不想騎了。”
太子妃正神傷著,加上生育苦痛,未回神,聽到喬昭懿提醒,下意識應了。
等回到太子府,反應過來。
被馬傷害得太深
什麼時候的事
太子妃問了問嬤嬤,“小世子最近聽了見了什麼關於馬的人或事嗎”
嬤嬤回想一圈也沒想到。
四月是太子妃的落生月份,可生產這事,自古以來,常常不準,自打入了二月,府裡人皆大氣不敢喘,走路都小心著,生怕驚了主子的胎。
做事皆是不求有功,但求穩妥無過。
小世子更是重中之重,最近兩月,除了去相熟人家坐坐,讓孩子們見個麵,是再沒出過院。
嬤嬤的話,太子妃自是相信的,可喬昭懿的話總讓她惦念。
太子妃抱來高應乾,仔細問了遍。
這次聽得清楚,真是馬壞。
太子妃“”
最近兩個月,是肯定沒帶他見什麼馬啊牛的,再向前數,更不可能了,寒冬臘月,哪個糊塗的,會帶高應乾去馬場,而她這個做母親的,竟不知道。
還是嬤嬤想到一樁事,提醒著道“您說,是不是去年春圍的事。”
去年春圍,府裡帶著高應乾去了。
馬上狩獵,還是在山中,哪有不傷的道理。
嬤嬤現在回想還心有餘悸“當時驚了好幾匹馬,還有人用馬托著獵到
的活物回來,莫不是那時候給嚇到了小孩子身上淨,容易撞見。”
“您彆怪老奴多嘴,孩子說些胡話,是常事。”
太子妃心道也是,正逢有人打起簾子,探身進來,笑說“沈府的嬤嬤來了,接小世子去長公主府玩呢。”
沈府,說的是沈少傅家。
沈少傅家的長子,娶了長公主的姑娘平成郡主,平成郡主膝下的孩子,隻比高應乾大二個月,算是打小的玩伴。
太子妃看了眼高應乾,笑著摸摸他的臉蛋,讓人帶孩子去。
當朝陛下孩子多,但留在京裡的,卻沒幾個,膝下又大半沒孩子。
平成郡主,是為數不多膝下又孩子,又能和太子府走動的。
太子妃和嬤嬤閒聊,偶然想到,最近高應乾倒是多去公主府,而不是去沈府。
嬤嬤“聽說長公主最近心情不好,頭疼也比以往嚴重些,做姑娘的,哪個不心疼母親”
太子妃其實不大願意和長公主府走得太近。
長公主是先皇後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