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將軍是我心尖寵[重生]!
下大雨了……阿淮睡得好麼?
從外書房回了主院,齊瑄躺在床上仍是毫無睡意。
承恩公嶽家管著大寧的漕運,還有專門飼養戰馬的軍馬場。
這些都是當初嶽家跟隨天元帝建國時分到手中的權利,就如宋家手裡有北衛軍,嶽家管著漕運和軍馬場,賀家——柳眉山的外祖父家,管著鐵器鑄造,成國公孟家管著鹽引。金銀錢幣鑄造則一直掌握在皇家手中。
當初時局動蕩,天元帝需要幫手來打理這些事務,以保障兵器、糧草、馬匹等物料不出亂子。
但分權容易集權難。
如今這些事務名義上是朝廷專營,但卻並非直接掌握在帝王手中,而是由幾大世家經營。雖然最終仍須聽命於帝王,但如此大的權利已經足以讓帝王寢食難安。
承順帝登基開始,就有意收回這些權利,但這些世家怎會乖乖吐出叼在嘴裡的肥肉?
皇權與世家之間的博弈,注定是一場持久戰。
倒是宋淮的舅爺爺——如今的淮安侯賀臻,接任工部尚書後,提議將軍器所從工部獨立出來,隻設兩大監事,直接聽命於宏光帝。
舍了軍器所,卻贏得了宏光帝的器重,保下了賀家後代福澤。
若齊瑄猜的沒錯,上輩子宏光帝準許齊琛提前入朝,應該是從嶽家手中,換了泯州的軍馬場。
因為上輩子齊瑄登基的時候,嶽家已被滿門抄斬,軍馬場和漕運一並都交到了他手中,而賬冊記錄表明,軍馬場比漕運更早一些就被皇家接管了。
這一回,嶽家會用漕運,來換嶽皇後麼?
若是嶽氏有氣魄,倒不如自請一死,好歹是以皇後的身份西去,既能保住齊琛嫡子的身份,又無需交出嶽家手中既得的權利。
可問題在於,嶽氏敢不敢死?甘不甘心死?
更說不準,就算她願意死,也平息不了宏光帝心頭的怒氣。
就算宏光帝最後放過了嶽氏,齊瑄也不打算放過她。
嶽氏這個下毒的手法,令齊瑄深惡痛絕,恨不得將她抽筋扒皮!
上輩子齊瑄就知道,自己母妃是悄無聲息的病逝,阿淮的母親也是遭人暗害,身子早有隱患,才突然暴斃。
母妃之死因為沒有證據,父皇明知嶽氏的嫌疑最大,仍動不得她。
可於齊瑄來說,嶽氏和她背後的嶽家,必須除。
至於上輩子對阿淮母親下手的人,如今亦沒有任何蛛絲馬跡指向嶽氏。
就算是嶽氏所為,齊瑄也不太理解嶽氏的動機。就算父皇心屬定北侯,那嶽氏該嫉恨的也是定北侯,既然有機會下手,為何不直接針對定北侯?
時機也有些不對。若是嶽氏下手,完全可以同謀害父皇一樣,早早開始謀劃,而上輩子侯夫人的症狀還不算明顯,大夫也未曾發覺,想來時日不久。
若是後來才下的手,如今幫齊琛同他爭權都來不及,哪還有閒工夫去害一個後宅婦人?
若不是嶽氏做的,那還會是誰?
齊瑄心頭有個可怕的猜想,可他不敢深想,甚至不敢去調查證實。
若是真是那人……若上輩子是那人……
他前世必定是死後無顏麵對阿淮,才重生回了如今。
這輩子,這輩子,一定要阻止此事發生。
————
北大營校場,將士們圍成一圈,緊盯著擂台上比武的兩人。
宋淮持一根長棍,攔、撥、紮、刺,愣是使出了長槍的氣勢,將孟源逼得節節敗落,台下一陣叫好。
孟源手持長刀,繃緊心神應對宋淮多變的招式。
他與宋淮關係不算親近,對他印象卻極好。
他比宋淮大三歲,第一次見宋淮就覺得他長得粉雕玉琢,甚是可愛,想與他結交,所以在其他世家子弟欺辱宋淮時,他並未跟著踩一腳,還曾維護宋淮,對他表過善意,奈何宋淮並不領情,大約是清楚旁人的惡意,便不願與人親近。
後來定北侯成了手握重兵的邊關大將,有些孩子開始討好宋淮,宋淮一概不理,孟源自然也沒有獲得優待。
那些人背地裡罵宋淮翻身之後仗勢欺人、無容人之量,孟源覺得可笑至極,被害者憑什麼要原諒根本沒有悔過之心的施害者?
六年前,那個身形瘦小卻敢應戰北狄武士的宋淮,讓孟源動了從軍的念頭,但祖父成國公自然不肯,孟源再三爭取,才進了京衛軍。
六年過去,出眾的武藝與智謀,加上傲人的家世背景,孟源坐到了京衛軍北軍統領的位置,如今有妻有子,可謂人生得意。
而宋淮,也長成了一個英姿颯爽的將軍,雖然眉眼間仍殘留著少年氣,但隻要上陣對敵,便猶如一柄淩厲剛強的長槍,氣勢洶洶,所向披靡。
“咣當”一聲,孟源手中的長刀被宋淮挑落,棍風一掃,直至孟源的咽喉。
“好!”台下一陣叫好。
“我輸了。”孟源垂下手,心悅誠服。
“老咯老咯!我這個老家夥,在你們兩個年輕人麵前自慚形穢啊!”年紀比孟源大兩輪的南軍統領楊穹走上來,拍了拍兩人的肩。
“楊統領言重了。”孟源與宋淮近乎異口同聲道,說完孟源對宋淮笑了笑,雖然宋淮臉上沒什麼表情,但孟源發現他的神態是放鬆的。
起初,陛下命宋驍訓練京衛軍,來的卻是隻有十九歲的宋淮,楊穹還頗為不滿,最後商量著將訓練地點選在了北軍大營,而他隻派了一小隊南軍前來參訓。
怎料這一小隊差點沒在宋淮手上撐下來,楊穹來了興致,親自領人前來,見識了宋淮針對京城防衛的優勢與劣勢,為京衛軍定製的詳細訓練教程,頃刻間對宋淮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