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辰沉默片刻,歎道
“說來你不信,現在對能力的劃分,用的都是嶽聖翔的方案。
我……我以前也覺得自己是專家,可在嶽聖翔麵前,我感覺自己還真是差的遠。
剛才如果我沒有將異能浪費在嶽聖翔的身上,可能能把潮汐巨獸拉回大海,不會導致這麼多的死傷。
此人實在是厲害,在沒有更好的理論之前,我還是先把他以前的理論講給你吧。”
嶽聖翔當年在大學教書的時候已經是北方聯盟的著名專家,他發表了許多論文,認為異能的提升是幾乎沒有上限的。
這些論文影響力非常巨大,世界範圍內徹底廢除了之前用s、a、b、c作為變異怪物評判標準的經典論斷。
“在嶽聖翔構建的評判標準中,隻擁有一種能力,且不能用於作戰的能力為一級能力者。
隻擁有一種能力,但可以輔助參戰或為官方貢獻的為二級能力者……”
“還有這種劃分的方式?”
陳頌看著識海中各個木箱的能力數值,還以為所謂的能力劃分是根據幾種能力的強度,沒想到居然還有這種神奇的劃分方法。
不過,這也符合嶽聖翔瘋狂的思路。
在嶽聖翔的眼中,隻具有一種異能的人類最多就像寒武紀時剛剛走上進化方向的普通生物,以後的命運也不過是為生物多樣性做一份貢獻。
二級能力者在嶽聖翔構建的世界觀中也隻是強者的附庸,這些人……不值一提。
不過這種複雜的標準到底為什麼可以推廣開?用起來不嫌麻煩嗎?
“隻有真正擁有最少一種主動作戰能力,能在戰場上發揮作用的三級異能者才會被納入觀察監督的範圍。
擁有這種異能後,官方會進行嚴格的登基觀察,儘力讓這樣的異能者加入官方組織,以便在對付變異體的時候發揮作用。
四級異能者擁有兩種可以用於作戰的異能,五級異能者擁有三種可以用於作戰的異能。
嶽聖翔編纂的這種能力劃分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爭議,最大的爭議就是這種劃分方法過於功利,主要瞄準的隻有擁有作戰能力的異能者,一開始確實沒有人願意用這種分級方式。
但大災變後,各國都在不斷收集異能者,可是各國也是要麵子的,不想讓異能者感覺自己的目標太過功利,於是索性紛紛采用這種標準,對各級能力者製定了對應的招募計劃和待遇標準。
雖然沒什麼區彆,但是說起來總算好聽一點。”
陳頌……
這都行?
想想也是,各種異能五花八門,各國尋求人才的時候不想弄來一堆沒什麼作戰能力的普通異能者,這種方法倒是可以快速刪選,直接將他們拒之門外。
嶽聖翔這貨對人性實在是拿捏地過於準確。
他表麵上是幫各國篩查有強大作戰能力的異能者,實際上能把至少北方聯盟的異能者資料拿在自己的手中。
這個人還真是不好對付啊。
宋辰聽陳頌沒反應,繼續道
“經曆了潮汐巨獸事件,人類才了解到原來還有變異體能突破極限,擁有第四種異能。
嶽聖翔經過幾年的研究,認為異能是從意識中演變出來,四種異能已經是極限。
到達第六級之後再向上攀登,也不過是慢慢提升各種異能的強度。
而前三種異能鋪墊下演化出來的第四種異能強度極其驚人,誰能誰先掌握這種能力,就能在作戰中占據絕對主動。”
“眾多異能者苦苦追求進入第六級不可得,嶽聖翔又提出觀點,認為導致大災變的原因是因為某種元氣散步出來,導致了最初的異變。
天地間現存的元氣不足以幫助所有人突破第六級,這是導致眾人遲遲無法提升的關鍵所在。”
陳頌默默思考自己目前掌握的能力,卻愕然自己識海中光木箱就攢了四個。
之後自己如果還有突破,再收集到更多的木箱,這豈不是……
“我問一下,隻是問一下——有沒有可能一個人同時擁有七八種甚至十種以上的異能?”
宋辰在對麵長歎一聲
“這是所有人的夢想,但現在來看,擁有三種異能就會處於精神隨時崩裂的狀態,之前不少人衝擊第六級失敗,就是因為第四種異能會把人直接逼瘋,徹底變成怪物。
如果真有人可以做到,那隻能說明……
可能他已經不算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