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小鮮肉頂流出道!
林亦的首張專輯一經發布的消息,就引起軒然大波。
除了林亦的粉絲對這張專輯的期待之外,有不少保持懷疑的態度,你一個剛出道的新人,能夠拿出什麼質量來?
林亦的電子專輯賣9塊9,實體專輯賣59塊9。
預售方麵就高達三千多萬的成交額,這些差不多都是林亦粉絲買單,林亦光光在微博上的粉絲數就有一千多萬,這些都是林亦的金主爸爸。
可彆小看粉絲的購買力,尤其是狂熱的女粉絲,她們的“戰鬥力”可是堪稱一絕,奧特曼來了也不一定能打過。
三千多萬的預售,還隻是在林亦的引導下,在微博上公開喊話粉絲,不要盲目的購買,出現那種一個買一千張專輯的現象,鬨出笑話來。
對於有些金主粉絲來說,錢不是問題,隻要能支持我家哥哥,那比什麼都重要。
相比腦殘粉,林亦更希望自己粉絲能夠理性一些,喜歡自己的專輯就買,不喜歡就彆買。
終於等到林亦的首張專輯的上架,企鵝音樂也是很給力,一進企鵝音樂,林亦專輯就擺在封麵上最顯眼的位置,彆人不想看見都難。
《小酒窩》、《玫瑰少年》、《誰》……這些膾炙人口的歌曲一經發布,迅速火出了圈,像病毒式快速傳播。
迅速占領了各大音樂軟件的熱歌榜前幾名的位置,隨著歌曲的爆火,跟隨而來的林亦專輯的爆火。
九塊九的價格,除了《嘉賓》之外,其他十八首都是朗朗上口的新歌,歌迷直呼林亦為業界良心。
林亦專輯的銷售額也從原來的三千多萬,變成現在的一個億,這還隻是專輯發布第一天的銷售額。
一張專輯的銷售黃金期是一個星期以內,意思說,像這樣的情況還有六天的時間,楊密在公司看見這樣的數據,笑的都已經合不攏嘴。
要知道一張專輯能夠賣到一個億,這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成績了,上一個把專輯賣到一個億的音樂人,還是某頂流愛豆的粉絲瘋狂砸錢,硬生生把它拔到不屬於它的高度,還鬨出不少社會型新聞。
例如把自己與男朋友結婚錢全部拿出來支持愛豆的新專輯,把爺爺的養老金全部取出來,就為了買哥哥的專輯,支持哥哥的事業…………
楊密看見林亦專輯發布一天的成績,就趕上人家傾家蕩產砸出來的成績,不得不承認林亦的才華。
十九首歌,自己這邊給林亦隻找了五首,不是沒有找到其他的歌曲,隻是林亦自己沒有看上。
當林亦看見其他的歌曲時,那眉頭緊鎖的樣子,要不是楊密是老板,林亦都想好好羞辱一下對方。
自己這不是垃圾場,你拿出這樣的歌曲來敷衍了事,彆來汙染自己的好歌行吧!
不說彆的,《學貓叫》這首歌是啥?適合自己唱嘛?就這首歌楊密還打算花一百萬買下來,要不是被林亦叫停,楊密還真打算當這個冤大頭。
林亦專輯第一天的大賣,讓楊密更抓緊壓榨林亦的價值,開始像一個社畜一樣趕通告。
林亦想要休息,可楊密不讓,說趁這段時間專輯的熱度,好好把自己沒有趕的通告全部補回來。
林亦表示這張專輯可以給你賺多少錢?你還這樣壓榨我?
專輯第一天的銷量達到一個億,這份成績讓所有音樂人都感到不可思議,楊密這邊也是為了熱度,收買了不少人,來誇讚林亦的專輯,就是想把熱度炒翻天。
第二天,林亦的專輯銷量持續增高,已經達到一億九千萬,差一點點就破兩億,要知道這張專輯的成本價加上公關費就不到一千萬。
楊密的公司在一張專輯中,可以拿到百分之四十左右的錢,一億九千萬的銷量,已經可以讓楊密賺的盆滿缽滿。
但一億九千萬的銷量還不是終點,林亦的這張專輯的銷量,據業內專業人士的預測,最終會達到五個億左右的營收。
這波楊密屬實賺麻了,坐在公司裡數錢數到手抽筋,離自己的“對賭協議”目標又前進了一大步,更不用說自己現在還有林亦這棵搖錢樹,楊密更有信心完成“對賭協議”。
第三天,專輯銷量達到兩億七千萬。
第四天,專輯銷量達到三億四千萬。
第五天,專輯銷量達到四億一千萬。
第五天,專輯銷量達到四億九千萬。
第六天,專輯銷量達到五億三千萬。
第七天,專輯銷量達到五億六千萬。
…………
在經過半個多月的時間,林亦這張專輯銷量正式下架,最終這張專輯的銷量定格在六億兩千萬的成績。
這份成績傲視群雄,上一次取得這麼優異的成績,還是早已隱退江湖的周董。
一時間,林亦也從曾經的流量愛豆,變成音樂才子。沒辦法,林亦第一張專輯的成績太過於離譜,離譜到不少人開始吹噓林亦是下一個周董,要席卷整個華語樂壇。
而我們的林亦,現在還在悲催的趕通告中,一點也沒有專輯大賣的喜悅。
楊密公司靠這張專輯就可以分到兩個多億的收入,圈內不少人都在感歎楊密的眼光,前有肉巴,後有林亦。
很多人能夠挖到一個都已經算是燒高香了,楊密這一下挖到倆,還都是吸金巨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