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欽暈乎乎的,這打油詩裡信息量可不小。
‘海外還能聽懂,可是三山是什麼,是那座山叫‘三’,還是指海外蓬萊三島,還是說三座名山?’
劉伯欽自己先否定了一個猜測。
‘不,不對,他後麵又提到了蓬萊,不大可能是指蓬萊三島。後來又是什麼羅酆、陰陽的,他難道還和陰界有關係。羅酆,那不是北陰大魔王。’
六天故鬼?!
隻是稍稍往深了想一想,劉伯欽就冷汗直冒,直接斷掉了自己的思考。
開玩笑,他一個小小的雙叉嶺山神,也配想這些。
劉伯欽甚至不敢再完成太白金星交給他的任務,
詳細了解胡修吾的跟腳,越詳細越好。
‘老師,再詳細怕是要沒命了。’
劉伯欽拱手:“原來如此,是這樣的,我明白了,小神···小神家中還有老母要照顧,就先告辭了。”
匆匆想了個理由,劉伯欽便低著頭,躲開劍炁,向地中鑽去,借助土遁離開。
反正那首詩,已經夠他交差了,誰願意深究,誰就去,反正我不去。
胡修吾沒有攔住他,隻是嘲諷一句:“不是說要儘儘地主之誼嗎?”
隨即離開,胡修吾那段詩確實是自己前半生的縮影,可是也夾雜著許多未來才會出現的東西。
茅山的上清籙,閣皂山的靈寶籙,龍虎山的正一籙,三山符籙歸一,那可是宋朝時候才會發生的事情。離現在還有三百多年,現在的龍虎山和上清,還是相互敵對的異端。還在執著於三清排位,誰高誰低,為自家祖師爭奪c位。
好多名詞現在還未出現,更彆說詩中還提到了春滋劍這種異界神物。
彆說是把一個劉伯欽弄暈,就是安排他過來的太白金星也得暈。
至於玉帝和太上老君能否解讀詩中的內容,就看他們兩個有沒有像是仙劍七中的天帝伏羲一樣,頓開金枷,扯斷玉鎖,明悟我是誰。
這首詩也不僅僅是胡修吾糊弄劉伯欽的,他也是在試探玉帝和太上老君,是否已經清楚己非己,過往儘皆為夢幻,那猴子從石頭中蹦出來後,方才為真實。
棋盤剛剛落下一子,一時間,胡修吾也不知道自己該去何處逛逛。
棋局剛開,走哪邊、開哪一處戰局,都不算錯。
胡修吾想了想,還是準備前去西牛賀洲,去除了那些吃人的妖怪。
雖然那些妖怪會有孫悟空收拾,可是早除去一天,就能多救些百姓,那獅駝嶺的獅猁王和白象王,金翅大鵬更是吃了一城的人,建立起一座魔國。
這等惡妖,就該早早鏟除。
想做就做,胡修吾修煉到如今的境界,不是想要長樂未央,舒展意氣。
空中一個筋鬥,胡修吾就要翻越兩界山(五行山),前往西牛賀洲,除去妖氛。
卻在空中忽然心血來潮,向著大唐所在的南蟾部洲方向撇了一眼。
這一眼,卻讓他定住了身形。
‘這是怎麼回事,南蟾部洲的水脈為何如此混亂。’
胡修吾皺著眉頭,天空中無雲無風,死寂沉沉。
可他立在雲中,遠眺千裡,見淮水主乾,波濤洶湧,被外來大水入侵,有奪淮之象,恐怕是要起水災。
南方雨水豐沛之地,現在卻難存雨水,有強風奪水炁離南境,讓明明沃野千裡,河網密布的富饒之地,竟然有了旱災之象。
胡修吾屈指計算:‘不對勁,大大的不對勁。’
要知道,這方世界的水脈皆由龍神看管,海中有龍王,江河有四瀆,就連湖泊水井都有龍君龍王。
大陸內部水係怎會紊亂至此,就連隨天地循環,自然管控的陽世,他都沒有見過這般特殊的情況。
陽世若有天災,也是自然調運所引起的,是天數也是命運。可西遊世界風雨雷電,霜雪雹靄等天象都由天庭管控,無有玉帝命令,龍王雷神,也不敢私自降雨。
涇河龍王除外。
胡修吾暗暗猜測:‘難道是玉帝命令龍神給南蟾部洲降災。’
人間若是出事,必是天庭作祟。
這可不是胡修吾陰謀論亂猜,這事是有先例的,西遊取經路上,就有一鳳仙郡,因在玉皇聖誕那日,獻供齋天,但齋醮過程卻出了岔子,鳳仙郡侯正在禮拜玉帝時,郡侯夫人忽來,和郡侯吵了起來。
爭吵間郡侯口吐穢言,兩人撕扯時還打翻了貢品,貢品最後被狗食得。
好巧不巧,這一幕就被玉帝看見,玉帝因此大為惱怒,令天上燭燒斷金鎖,狗舔完麵山,雞捉完米山,才能下雨。
‘可原文中,並沒有玉帝降災給大唐的描述,怕不是黑神話衍生出來的。’
胡修吾想了想,事有輕重緩急,還是要先去南蟾部洲所在的大唐看一看。
水脈失控可非小事,水災旱災都可糜爛千裡,使得百萬人流離失所,客死他鄉,原本富饒魚米之鄉,河道乾涸,餓殍遍地,枯骨成堆。
西牛賀洲眾妖魔惡已經鑄下,他現在去是為了懲罰吃人的妖邪,大唐的水患還未成型,他現在趕過去,或許還會有拯救黎明的機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