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老夫‘書皓首’,下次來時直接呼喊老夫名字即可!”
……
……
自黎淵的小洞天出來,靈樞童子也沒去其他地方晃悠,他拾級而上,慢悠悠的回竹林雅居。
“忘了問那小子觀洞玄山悟道了什麼功法,算了,我自己看一看。”
靈樞突然想起自己忘了什麼事,但一轉念,已溝通了大羅圖錄,稍一凝神,已看到了黎淵的情報:
“咦?居然是這本功法?難怪看了一盞茶之久,可惜還是吃虧在境界太低,若是他之前煉就上等法力,說不得就不比那‘於望仙’差了!”
提及‘於望仙’,靈樞童子不由得咬牙暗罵晦氣,怎麼想起那個王八羔子。
“呸!”
靈樞啐了一口,匆匆回返竹林複命。
他腳程自然是極快的,哪怕洞玄山一步一重天,沒一會兒也回到了竹林雅居,竹屋前,他躬身等待著老爺召見。
突聽得‘苦海鈴’響,錯愕抬頭:
“苦海爺爺,你這是?”
“當~”
竹屋前的風鈴晃動,一道渾厚低沉的聲音響起:
“小童兒,有客到了,你提我前去迎上一迎!”
“有客?”
靈樞一怔,旋即領命,拜了三拜後小心翼翼的摘下苦海鈴,這才匆匆下山,駕雲直奔山外。
嗡~
他剛到山下,就聽得一聲悠長如鐘聲般的顫鳴,循聲望去,就看到一片幽暗中有金光亮起。
十八個體魄極其雄壯的大和尚,抬著一副佛輦,自黑暗中踏虛而來。
那佛輦極儘奢華,寶光如瀑恍人眼,前後有八麵寶幢,上刻寶瓶、寶蓋、雙魚、蓮花、右旋螺、吉祥結、尊勝幢、法輪等等法寶。
“十八大金剛,這是太黃八寶輦!”
看到這佛輦的瞬間,靈樞心頭就是一跳。
這是太皇天內極出名的一架車輦,相傳乃是太黃天六大法寺之一,‘玄元廟主’‘玄元菩薩’的座駕,早已蘊道有成,有無儘玄妙威能。
“玄元菩薩!”
靈樞迎到山外,他極目遠眺,卻也隻能隱隱看到那佛輦帷帳之中盤坐著一尊看不清麵目,似是廟中佛像一般的人影。
嗚嗚~
佛輦徐徐而至,自有萬千誦佛念經聲自虛空中生出,回蕩。
在那佛光佛經聲中,靈樞似乎看到了一座座佛法天地,數之不儘的善男信女盤坐其中,誦念經文,禮讚菩薩。
“拜見菩薩!”
靈樞打了個稽首,他提著的苦海鈴也發出聲響。
“哦?是你啊苦海,嗯,還有個紅眼小猴兒呢!”
佛輦停在洞玄山前,輦內傳出聲音,靈樞能感受到一道極恐怖的視線落在自己身上,若非手裡提著苦海鈴,他根本站不住。
“道君行功未滿,著我等來迎接菩薩。”
苦海鈴輕輕一顫,渾厚的聲音響起:“還請菩薩移輦,入山喝茶。”
“道兄好生勤勉。”
佛輦中傳來讚聲:“既如此,小僧便不入山了,你們代為通知道兄吧。”
“三百三十三年後,我佛欲在大梵天講經,道君切莫忘了去。”
……
……
“呼!”
山頂,黎淵睜開眼。
他身前並沒有一本書,但隻要捏住弟子令,稍一凝神就能感知到自己借閱的那一百本書。
心念轉動即可翻閱任何一本書,字字清晰。
“難怪洞玄山弟子少有在山門的,有這弟子令在手,無論在諸天萬域亦或者異度次元,都隨時可以溝通大羅圖錄……”
黎淵多少是有些遺憾的,他還想著能感知一下那大羅圖錄的,但藏書閣裡轉了一圈,也沒感受到那件至寶的氣息。
哪怕藏書閣就在大羅圖錄之中。
“嗯,先看看洞玄山入門弟子的福利。”
黎淵心念微動,捏著弟子令開始翻看自己借閱來的一百本書。
首先,是洞玄山的門規三百二十條,涉及到方方麵麵,黎淵卻不嫌多,規矩多意味著有法度,有法度才有秩序。
“功法不準外傳,弟子不得無故廝殺,不得屠戮生靈,不得擅自與邪神媾和……規矩不少,但還是不詳儘。”
黎淵將門規一條條記在心裡,同時也在剖析著。
在他看來,這門規是有些鬆散的,不得無故廝殺,那便是不完全禁止廝殺,不能擅自與邪神媾和,那什麼叫擅自?
“門規有不少漏洞可鑽……也對,洞玄山當代弟子,連旁聽掛名的都算上也不到兩百……”
將門規記下之後,黎淵才開始翻閱‘掛名弟子入門三書’‘旁聽弟子入門三書’‘入室弟子入門三書’。
這九本書,更像是福利。
隻要是對應階位的弟子就可領取,不需要善功。
黎淵看了看這九本書,其中有不少相同的,主要是對於修行的剖析,以及一些修行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其中,就提及到了法力三要素,隻是相比於他所知,更為詳儘的多。
“法力,乃修士之根本,唯法力可化神紋為神禁,唯法力可溫養祭煉法寶……”
“法力,有上下之分,修‘訣字’‘法字’功法者,可得下品法力,修‘功字’功法,可得中品法力,唯修‘典字’‘經字’功法方可得上品法力……”
“法力品階之上下之區彆,在於內蘊之神禁……”
“容納地煞神禁二,天罡神煞一即為下品法力,容地煞十二,天罡六即為中品法力,蘊地煞三十六,天罡十八者極為上品法力!”
“諸弟子切勿盲目追尋法力品級,下品法力亦可鑄神爐,凝金丹,塑法環……”
……
關於法力,掛名弟子和旁聽弟子三書中的敘述大差不差,但關於法力就有些微區彆。
“法力品階,乾係著神爐之品階,乾係著金丹之品級,下品法力,難修中上品之金丹……”
“然非上乘稟賦者,切勿追尋上品法力。”
黎淵看到此處,不由得將翻開入門三書裡關於法力的部分內容,隻見又有不同。
“唯上品法力,可煉上品金丹,唯上品金丹所塑之法天,方有映照諸域……”
黎淵看的若有所思,繼續看下去,心下方才恍然。
洞玄山並不是在區彆對待,而是稟賦不足者若過於追求法力之品階,是有極大可能拖慢自身修行的。
法力品階固然重要,但境界同樣重要。
入室弟子書裡,詳儘提及到了這一點。
合一境的修持,以生出法力為開始,八十一道法力為圓滿。
“以稟賦二階稟賦的修士修下品法力為例,若無造化、靈丹輔助,一日行功九次,一月可得法力一絲,一年方得一縷,十年才得一道,日日勤修不怠,八百一十年或可修至合一圓滿……”
“合一境修士,壽一千。”
“仍是此人,無造化無靈丹,一日行功九次,若修中品法力,壽元耗儘亦無望合一圓滿……”
“中品法力尚且如此,遑論上品?”
……
入門三書中,對此有著很大的篇幅。
黎淵看的很認真,這明顯是一位修行極高的強者所書,高屋建瓴之下,對於法力剖析的很深。
“老韓就是二階的稟賦……以這位前輩的剖析,他應該修下品法力,即便沒有靈丹輔助,也有晉升神宮的機會,但若修中品法力,那即便有靈丹,也未必能晉升神宮……”
黎淵一字一句的研讀,越看心中越是佩服。
書寫入室三書的這位境界必然很高,他甚至將什麼稟賦修持什麼法力,多少年可以圓滿都清清楚楚的列了下來。
“我之前學武時所見秘籍,大多玄之又玄,究其原因,是許多武者哪怕自己境界很高,也很難教人,這位卻不是……”
黎淵心中敬仰:
“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這顯然是位修行極通透的高人,這位對於神前五境的熟悉,不亞於我對入道之前的認知了!”
他繼續往下看。
入門弟子書上羅列的很清楚。
“非三階稟賦者,勿修中品法力,三階稟賦卻家資不厚者,亦不建議……”
“五階稟賦者,可修上品法力,然需日日吞服靈丹,日日服用靈米,日日勤勉行功……”
……
最後麵,黎淵看到了令他滿意的話。
“神魔稟賦,修諸法無礙。”
“神魔稟賦,修下品法力,無靈丹無造化者,八年即可煉就八十一道法力……”
“……修中品法力,無丹輔佐亦隻需十八載即可圓滿……修上品法力,亦不過三十載而已……”
書寫這本書的人大抵是個天賦論,黎淵看到後麵,可以感受到這位對高階天賦的極大推崇。
事實上,他通篇看下來,也很難不讚同。
“如果老韓沒有服用三光神水的話,他和我同修下品法力,他要修八百一十年,我隻需要八年即可圓滿!”
黎道爺稍一盤算,頓覺心情大好。
如果他是二階的稟賦,看到這本書怕是要走火入魔,但他是神魔級稟賦,看這本書何止是心情愉悅?
隻覺自己之前辛苦易形,接引神火灼燒的痛苦都值了!
“三十年修滿上品法力,若有足夠的靈丹供應的話,甚至可以縮減三分之二的時間,神魔級稟賦真是恐怖如斯!”
哪怕沒有掌兵籙加持,黎淵如今也是貨真價實的神魔級稟賦,放在任何界域,都是驚世天驕!
“若再有掌兵籙加持的話,我修上品法力或許都用不了十年!”
這麼一轉念,黎淵差點連看書的心情都沒了,恨不得立馬閉關修持法力。
但他還是壓下心中悸動,繼續翻看其他書。
入門弟子九本書裡,除了對於法力以及各種修行事項的解析之外,還有三本法術。
分彆是掛名弟子的【行雲布雨訣】,旁聽弟子的【白骨道兵法】,以及入室弟子的【聚散無形寶光功】。
“種地,培養道兵,以及,煉製法寶……這應該就是賺取善功的路子吧?”
黎淵對最後一本很有興趣,但還是決定先將這一百本書全部看完再說其他。
對於修行,黎道爺素來謹慎。
憑借著‘五感套’的加持,黎淵看書很快,甚至一心十幾用,不多時已看完了大部分,自覺收獲良多。
“咦?這本……”
黎淵精神微震,分散的心神頓時彙聚一起:
“洞玄弟子真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