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想了想,並沒有什麼遺漏,看來,病中的隆慶皇帝花了不少的心思。
可見舔犢之深。
終於,內侍們把幾位閣臣送了出去,隻有高拱被留了下來,隆慶皇帝要高閣老留宿宮門。
聽到隆慶皇帝的要求,皇後和貴妃麵麵相覷,太監們也大驚失色。
高拱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找了個折中的辦法。
“祖宗法度甚嚴,乾清宮係大內,外臣不得入,白天都不能輕易進出,何況夜間留宿!臣不敢宿此,然亦不敢去,當初端門,宿於西闕內臣房,有召即至,舉足便到。”
朱翊鈞明白父皇對高拱的愧意,因為他知道自己未來,肯定會出手幫助張居正打壓高拱。
但是,朱翊鈞沒有想到,這是他最後與父皇見麵的日子,隆慶皇帝今年一直病況危急,內廷都已經習慣了。
是夜,隆慶皇帝駕崩。
高拱哭暈了過去,被人急送回家休養,偏偏這個時刻,作為內閣首輔又是不可或缺的人。
第三天,高拱頂著病軀,在隆慶六年五月二十八日,帶著眾臣上疏《勸進儀注》。
請太子早日即帝位,並和眾人商議登基的儀式,邊安排邊商量,一天的時間就在眾人大臣腳不沾地的忙碌中度過,連進水的時間都抽不出來。
朱翊鈞,看著《勸進儀注》出神。
這是很重要的一步,家國天下,明國以孝治理天下,作為天子,臣民的家長,對孝的要求,是明國維護穩定的根基。
“伏以三靈協佑,衍曆柞以彌昌;四海宅心,仰聖神之繼作。傳序所屬,推戴均欽
敬惟皇太子殿下,徇齊歧嶷,恭敬溫文,日就月將,睿學聿隆,惟以承祧為重,固宗廟社稷之攸賴”
我就要成為皇帝了?
多年來,雖然知道這個位置自己並不會等很久,但是真的到來,這種天下權柄會操一人的威勢,仍然讓人覺得恍惚。
“太子殿下,該移步了。”孟衝一臉的哀傷,馮保低著頭,也在哭泣。
殿外,天剛亮,有日蝕,光線暗淡,百官們忙於隆慶皇帝喪事,哭臨於思善門。
穿著青服角帶,一律喪服,哭完,接著去禮部行護日禮。
朱翊鈞穿著縗服,在太監們的簇擁下,終於經過會極門東門,到了文華殿正殿。
大殿巍峨,偌大的匾額上寫著“繩衍糾謬”。
見太子到來,大臣們紛紛開始勸進。
“我實在是太傷心了,可否先安頓好父皇的後事,再談登基的事情?”
朱翊鈞雙眼通紅,不時的發出哽咽。
“神器不可以無主,天位豈容於久虛。”高拱率眾而出,同樣的一臉悲痛。
還因為這些日子的繁忙,整個人瘦了一圈,蒼老了好幾歲。
文華殿裡,眾大臣紛紛上前符合,連張居正也堅持太子必須立刻繼位。
已經是第三次了,朱翊鈞點點頭。
“卿等上疏接二連三,我已知悉各位忠懇。天位至重,誠難久虛,況且父皇遺命,不敢不從,勉強不過眾位,就依愛卿們所願行事吧。”
眾人聽到朱翊鈞的話,大喜。
第二日,六月初三。朱翊鈞正式舉行了繼位典禮,宣布改明年為萬曆元年!
朱翊鈞,正式成為了明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