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緹騎四出,搜尋整個京城,兩日裡搞得京城人心慌慌,都害怕被牽連,如今京城連往常行商都消失了。
如今朱翊鈞終於上朝。
百官的奏疏交了過來。
有說此事關於刑科,應令刑部追查,有說此人背後定有主使,肯定是太監。
還有六部官員上言表示忠心,連勳貴武官也紛紛上言,表示自己唯皇帝差遣。
“皇上為何兩次不理朝?”
“朕因歹人之事,憂懼不敢出。”
“何至於此,宮中自有侍衛,如何敢犯聖顏。”
見朱翊鈞不說話,張居正歎了一聲,皇帝畢竟年幼,自己太過苛責了。
如果不是自己知道曆史上發生過王大臣案,一個人冒充太監,衣內藏有兵刃,出現在了乾清門,自己還真會信了張居正的話。
雖然這一世變了,歹人隻出現在了外城,沒有像前世一樣出現在內城,但是他殺人了。
兩件事,分不清楚誰更為惡劣。
“事關重大,務必查清,可皇上不必過於憂切,放任廠衛牽連,恐人人自危,諸事崩壞。”
“朕知曉矣。”
見皇帝今日如此少言,張居正克製住了自己的想法,最後告退離去,讓皇帝休息。
京城外的閹人越來越多。
哪怕宮中傳出要削減太監的消息,卻仍然止不住活不下去的人,跑來尋條活路。
李現親自過目,最後挑出五百名身高的體大的小太監,立於乾清門外。
李現知曉皇帝心思,五百人中,會拳腳棍棒的就有十餘人。
這些人已經在寒風中等了大半日,許多人站不住,都被打發離開。
終於,朱翊鈞從文華殿回來,這些人看見皇帝,紛紛跪下翹首以盼,希望吸引皇帝的目光,脫穎而出。
而朱翊鈞竟然沒有絲毫停留,直接進了乾清門。
不少人失望的搖頭,有人交頭接耳,有人抱怨,這些都被人記下來。
朱翊鈞回到乾清宮,歇息片刻,就讓人進來彙報。
五百人,減去上午身體不適的人,減去剛才表現不佳的人,還剩三百餘人。
“那就繼續讓他們站,站到隻剩三百人止。”
最終,選出了三百人,朱翊鈞才出來見。
“可有會拳腳棍棒的?”
站出來十幾人。
“可有識字的?”
隻剩下三人。
“你們三人叫什麼名字?今年幾歲”
“奴才孫大海,十八歲。”
“奴才客用,十八歲。”
“奴才孫秀,十六歲。”
三人麵色激動,聲音洪亮,雖然在乾清門外站了半日,卻不見絲毫疲憊。
“好好為朕辦差,朕看好爾等。”
三人顫抖的身子跪在地上,眼流直流,高呼,“為皇上效死。”
三百小太監立為幼軍,日夜操練,和錦衣衛親軍,禦林軍共同拱衛皇帝安危。
因為身處內廷,在皇城內地位反而超過侍衛。
還是無人可用啊。
朱翊鈞歎氣。
“皇爺,那歹人捉住了。”
?
朱翊鈞滿臉疑問,此人沒被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