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衝用的順手,能不死還是極好的,不然自己還要重新挑人,不一定能有周衝用的順手。
朱翊鈞不許外朝插手皇城凶手案,廠衛也不敢傳出消息。
內廷人人自危,當馮保被驅逐時,整個朝堂大驚。
馮保領司禮監,受先帝顧命,掌權多年,與不少大臣都有交情。
張居正都上了自罰的折子。
朱翊鈞拉過張居正,寬慰說,“先生勿憂,此乃內廷之事,不涉外朝。”
“此人犯何事?難道與他有牽扯?”
“先生勿問,內廷之事也。”
天家無私事。
這個回答,張居正並不滿意。
但是因為前些時日的皇城行凶案,現在馮保有了嫌疑,與他本相交過密,所以也不便插言。
“先生,朕欲改大漢將軍。”
“何意?”
朱翊鈞遞過一份折子。
張居正一看,原來是錦衣衛密保關於地方衛所的事宜。
“實證,莊浪衛所,上下串通吃口額,冒支軍糧,每年約兩千石。”
等張居正看完這條密保,朱翊鈞又遞過去一個折子。
打開折子,這條是關於京營的,密密麻麻。
有京營濫竽充數者,有市井攤販冒充應付檢查者,有被勳貴官員太監奴役者,有將不習軍者……
“京營空廢,朕欲懲地方而不敢。”
張居正默然,這些事情,文武百官習以為常,改無可改,他也隻敢小動。
“著勳貴子弟,軍中小將,武進士等從中挑選能力出眾者,編入大漢將軍。”
原來內廷的侍衛大漢將軍,歸屬錦衣衛,有1500人,挑選民間身世清白的,身材高大的人。
大漢將軍雖叫做將軍,並不是官。功能就是出行依仗,拱衛皇城,對此朱翊鈞並不滿意。
皇帝身邊這麼重要的位置,隻有這些功能實在是大材小用。例如後世,多少能打的師長團長連長,都是老總們的警衛出身。
朱翊鈞早就有了想法,如今有了機會,當然不會放過。
優中選優,確實有才乾之人,最後可進入京營為將,幾年下來,或可有成效扭轉京營頹廢之氣。
京營朱翊鈞一定會改的,不然主乾弱枝乾強,遲早各軍鎮會成為將門私軍,現在已經苗頭不小。
還有一句話朱翊鈞沒有說,這些人都當過自己的侍衛。
等自己羽翼豐滿時,撤裁京營老弱病殘,嚴懲陋習,這些人會被陸續調入京營為將。
有這層關係在,以後的京營會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裡。
見張居正還在考慮,朱翊鈞又解釋說道自己認為的好處。
最後一句,今年內廷除了舊製,絕對不找戶部支銀。
張居正這才勉強點頭。
朱翊鈞摸了摸鼻子,內閣元輔如此小氣。
如此大事,當然不是輕易就能決定好的,最後,連成國公都大感興趣,為此出謀劃策。
他的庶子不少,多條出路始終是好的。
錦衣衛大漢將軍放開了限製,招勳貴子弟,軍中小將,武進士等。
年齡限製十五歲到二十五歲,弓馬嫻熟,兵書四經等皆熟背者。
考步射,騎射,考力氣,考兵書,皆過者擇優錄取。錄取四百八十人。
一等六十人,二等一百五十人,三等兩百七十人。
這條消息,內閣並沒有大發特發。
但是,不少目光敏銳,消息靈通的才智之人,發現了其中的妙處,報名者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