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收到地方的奏疏,順義王奏請關於馬市的要求,陷入了沉思,如果不知道曆史。
他一樣會選擇嚴格控製馬市,雖然不至於向嘉靖朝那般朝令夕改,但是同樣的不會讓馬市發展興盛起來。
國家的事情,不能隻看銀錢上的得失。
在嘉靖朝,馬市雖然有利於大明,例如民間對馬政極為痛苦,而開放了馬市之後。
大明可以用低廉的價格,買到所需要的的好馬,不管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要強過大明自己的馬政。
但是大明是農耕文化,民間自給自足,對外所求不多。而韃靼各部卻不同,他們做不到自給自足。
不可能放任他們從大明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物資,特彆是針對興盛起來的土默特部。
如今俺答汗還沒有去青海,曆史上的推行黃教之事還沒有發生,朱翊鈞現在也不敢大力支持馬市
如果過幾年,黃教在韃靼興盛起來後,他才會放心的改革馬市,推動雙方的貿易。
最後,朱翊鈞準許了順義王所求的,嚴格管理馬市,但是對於其餘的事,並沒有要更改舊製的意思。
“蠢貨。”
俺答汗收到大明使者的來信,內心罵了一聲,失望的率部眾去了青海。
朱翊鈞當然不知道俺答汗內心的失望,招來兵部,在文華殿商議九邊事宜。
如今國庫有了盈餘,地方四海平靜,趁著閱兵之勢,正是最好的時機。
所以朱翊鈞要調動九邊武將。
一是獎勵功臣,二是更好的控製。
兵部拿出曆年來的記錄,逐一考量,結合朱翊鈞這次說的,對參加閱兵的將領著重考慮。
最後終於製定了一長串的名單。
很快,關於九邊各軍鎮的調動就下來了。
第一批。
薊鎮遊擊吳唯忠充參將,分守山海關。原鎮守延綏總兵,都督同知雷龍,調大同。
升延綏遊擊李芳充參將,分守大同威遠。
升甘州左副總兵王國勳為都督僉事充總兵官,鎮守山西。
以神機營左副將白允中充總兵官,鎮守山西等處。
以神樞營右副將程九恩掛印充總兵,鎮守延綏。
宣大遊擊署都指揮僉事李光祖充參將,分守延綏中路。
第二個月。
以大同入衛遊擊薛邦奇充參將,分守大同西路。
原神樞營右副將傅津充總兵官,鎮守保定等處。
以大同入衛遊擊薛邦奇充參將,分守大同西路。
分守甘肅西寧參將張翼充右副總兵,分守延綏邊鎮等處。
第三個月。
升甘州左副總兵王國勳為都督僉事充總兵官,鎮守山西。
薊鎮副總兵張臣掛印總兵官,鎮守寧夏。
升分守延綏東路左副總兵孫國臣鎮守陝西。
延綏遊擊董大重為參將,分守陝西蘭州等地。
第四個月。
升協守甘州左副總兵陳銳署都督僉事掛印總兵官,鎮守甘肅。
以分守河州參將事務為事官何其昌複為署都指揮僉事充副總兵,協守甘州。
延綏東路參將李昫充副總兵,分守涼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