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
朱翊鈞說完,沒有當場下旨,而是錯開話題,提起了葛守禮上奏的事情。
“朕近年來,一向提倡節儉,加上考成法的規製,本以為能讓官員們收斂,但是通過這件事,朕才發現是朕想當然了。”
張居正打起精神,知道皇上有想法了。
“所以光靠提倡不行,還要用法規來約束,和考成法一樣,先查都察院和六科給事中,嚴禁官員招妓,發現一例處罰一例,絕不姑息。
整頓好了言官,在開始監督地方官員,隻要有言官彈劾地方官員招妓,同樣的要嚴懲,而聚眾招妓的,不光要罷官,還要仗責。
朱翊鈞停頓片刻,最後態度堅決的說道,“此等風氣,一定要杜絕。”
人的欲望是無窮的,沒有止境的。
而社會的運轉,就是要限製人的欲望,財色不離家,貪財就好色,好色就貪財。
貪了錢,最後要花在女人身上,想要女色,就要真金白銀,這是腐敗的溫床。
官員聚眾招妓飲酒作樂,還作詩流傳,可見風氣之盛。
張居正點點頭。
這種事怎麼說呢,最關鍵的還是要看皇室,皇室如果奢靡,上行下效肯定杜絕不了。
明朝祖製就杜絕官員招妓,但是後來皇帝好色成風,還有那豹房,皇帝最後都不好意思了。
還專門下旨意讓街道商戶為官員行方便,怕官員夜間看不清路,要求掛燈籠照亮街道。
就像官員貪腐,收地方的孝敬銀子。
皇室後宮妃嬪成群,所用無度,而讓官員節儉,過普通平淡的生活,這怎麼可能呢。
這種話無法明講,不過皇上要杜絕此風,張居正回去後就開始抓起這件事來。
但是這隻是一時之策,能不能長久下去,靠的是上行下效。
看到張居正蒼老的背影,朱翊鈞知道張居正最近在為他的兒子們安排前程。
朱翊鈞歎了口氣。
人啊。
總是有七情六欲。
“傳旨,蔭先生次子張嗣修為錦衣衛正千戶,世襲之。”
後世都避免不了的事情,朱翊鈞也避免不了,大明的官員更避免不了。
如今張居正的幾個成年的兒子都有了著落了,不知道先生還有沒有什麼掛念。
李現點點頭,這就去傳旨意。
張居正剛到內閣,太監們就來了,紛紛向張居正賀喜,得知皇上蔭了自己的次子錦衣衛千戶,還是世襲。
一時間百感交集,又內心羞愧,猜到皇上知道了自己的私心,才有此旨意下發。
麵對同僚的圍上來的恭賀,張居正打起精神應付。
此時,戶部左侍郎李幼滋因為一條鞭法之事上疏,朱翊鈞目光盯著這道奏疏。
“把關於一條鞭法的奏疏全部找來。”
聽到皇上的話,太監們動了起來,很快就抬來了一堆奏疏,朱翊鈞按照時間一個個看起。
一條鞭法最開始,是嘉靖九年,戶部尚書梁材提出革除賦役製度弊病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