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此事很可能與皇後有關,方秀清心想。葉家女兒果然不可小覷,當初被紀無咎視若仇讎,現在帝後二人似乎琴瑟和諧得很。
紀無咎又說道“既然管教無方,那就再好好管一管吧。”
這可就更有意思了。莫說皇家,即便是普通人家的女兒,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似乎輪不到當爹的再來管教了吧?後宮的女人,想回趟家都費勁兒,他更是這輩子都不太可能再見女兒,即便見了,也要依君臣之禮,到底誰管教誰啊?
雖然這話聽起來匪夷所思,但方秀清是個人精,從養心殿出來,回到內閣時,他已經回過味兒來了。
自己閨女,怕是站錯隊了!
自古以來,當皇帝的最忌諱的事情便是有人意圖奪走他手上的權位,為此,父子兄弟自相殘殺都不是罕事,何況區區一外戚?許氏是太後的母族又怎樣,當年紀無咎他爹連親哥哥都照殺不誤,現在他,麵對自己的外公和舅舅,又怎麼會手軟?太後以為自己是皇帝的親娘,就可以為所欲為,有恃無恐,但是出了迎立新君這件事,必定會造成母子離心,到最後很可能出現皇上與太後勢不兩立的情況。
遇到這種事情,自己那精明的女兒竟然敢公然站隊,還敢站在太後那一邊。
她這不是找死是什麼?
方秀清的心沉了又沉,暗罵賢妃糊塗。當初她在家時,是兄弟姐妹裡出挑的,渾身都是心眼子,言談舉止又穩重,頗有他的風範。一度他十分遺憾這女兒不是個男孩兒,不能一展抱負。後來把她送進宮時,雖免不了擔憂,但對她還是有信心的,傳聞中葉修名那孫女是個跋扈任性的,應該不難對付。
現在看來,葉家孫女把皇後一位坐得穩穩當當,反觀自己的女兒,卻在一步步往絕路上奔,也不知道是她自己作的,還是老天爺的意思。
方秀清垂頭喪氣地回到內閣。葉修名看到他,頗覺驚訝。官場上混的,都知道把心情藏著,臉上帶著統一麵具,方秀清喜怒不形於色,鮮少見到他這樣。
葉修名雖最近也因為皇後謠言的問題頭痛,但這會兒看到方秀清似乎比他還心情糟糕,於是他心情稍微好了些,笑著問道“方大人可是遇到了什麼難題?不如與老夫說一說,老夫或許可一儘綿薄之力,為你排解一下?”
方秀清疲憊地拱拱手“有勞元輔親詢……因為辦事不力,被皇上親自督導了一番。”
皇上罵誰也不可能罵你。葉修名心想,也不揭穿他,隻是親切地拉著他的手臂“哦?所為何事?老夫與你在聖上麵前說和幾句吧,皇上或許可給我幾分薄麵。”
方秀清懶得跟他扯皮,把他的手一推“不勞元輔費心。”
葉修名看著他的背影,心想這家夥連麵上的客套都沒心思維持了,看來真的出大事了?
這頭方秀清在案前坐定,手中把著一支毛筆,兩眼出神。他仔細回想著紀無咎方才那句話,好好管一管?好好管一管?
皇上的意思,難道是想給他個機會,讓他拉賢妃一把?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皇上待他方家還真是仁厚。說句不好聽的,皇上無論怎麼處理賢妃,他方秀清都沒資格放半個屁。但兩人怎麼說也是父女,賢妃有個不妥,方秀清也撈不著好處。現在皇上沒有直接收拾賢妃,而是先知會他,再給他女兒一次機會,這完全是皇上心軟,買他麵子。
放眼整個大齊,怕也隻有方秀清能有這個麵子。
方秀清歎了口氣,提筆寫起折子來。這個折子當天便送到了紀無咎的案上,紀無咎看完了折子,用朱筆在上麵寫了兩個字準奏。
賢妃覺得自己的計策成功了,葉蓁蓁要完蛋了。
方秀清上了折子,說夫人病重,思念女兒,希望皇上恩準賢妃回家省親。紀無咎想也不想便答應了,讓賢妃第二天便回家。
這麼大的恩典都給了,說明皇上在向她示好。
一定是葉蓁蓁被診出懷孕,皇上惱羞成怒。但是這種醜事,他大概不願聲張。
經過這次,皇後想要翻身可就難了。
皇上主動示好,廢後指日可待,想到這些,賢妃怎會不開心?她去了坤寧宮,在太後麵前說了好些乖巧話,把太後哄得合不上嘴,兩人一時都意氣風發起來,專等著把葉蓁蓁踩在腳下。
次日,賢妃風風光光地回了方家。本以為母親確實身體抱恙,然而她雖麵色憔悴了些,但身上沒什麼不妥。
賢妃與母親說了些體己話,不知為何,母親在說話間有些心不在焉,說了沒一會兒,便偷偷說道“你父親想見你。”
方秀清早已等候多時。賢妃知道父親有話對她說,因此屏退了眾人,隻留方秀清一人和她在房間內,外麵讓人把守著。
不在人前,方秀清也顧不得君臣之禮了,問賢妃道“流月,你最近可有做過什麼得罪皇後的事?”
賢妃一愣,答道“不過是上次先蠶禮之事,我已和皇後賠過罪,她也說了不再追究。父親不必再惦念此事了。”
方秀清搖頭“不對,你可還做過什麼?往大處想。”
賢妃搖頭道“我可一直都遠著她呢,父親為何問這些?可是有人在您麵前說了什麼閒話?”
方秀清隻得說道“皇上讓我好好管教你。”
賢妃有些疑惑“這話……這話是什麼意思?”
“還能是什麼意思,你做了讓他反感的事,他看著我這張老臉,才這麼說,才讓你回來省親。你與我說實話,最近坊間流傳的關於皇後娘娘的謠言,可與你有半分瓜葛?”
賢妃連忙答道“沒有,那都是太後吩咐人做的。”
方秀清麵色一肅“太後吩咐人做的,你如何得知?”
“我……”
方秀清沉聲道“你到底有沒有渾水摸魚,做過其他事情?”
“我……”
“都這時候了你還不願與我說實話?”
賢妃見父親生怒,垂頭說道“我不過是出了些主意,打頭的都是太後的人,與我不相乾。即便事發,也算不到我頭上。”
“怎麼可能與你不相乾,怎麼可能算不到你頭上?”方秀清氣得用手指指她,“你以為你做的事情皇上不知?他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就算是我,與他打交道時都要時時提著心,不敢有半分鬆懈,你想在他眼前弄鬼,可得仔細掂量著!”
賢妃好久沒被人這麼罵過,此時她便有些惱,板起臉答道“父親是不是忘了,是您把我送進宮去,也是您,讓我想辦法廢後的。我想儘辦法按照您的意思做,現如今您又說這樣的話,如此,置我於何地?”
方秀清便收回手,搖頭歎氣道“罷了罷了,當初是我昏了頭,才做出這樣的決定。你現在先不要去想廢後不廢後的了,先顧好自己的後路吧。”
能讓紀無咎說出那種話,賢妃以後得寵的概率很小,他現在隻希望女兒不要一錯再錯,枉送性命。當初是他要把女兒送進宮的,說到底,先錯在他。
賢妃聽他如此說,冷笑道“現在可由不得我了,我不與皇後爭,皇後未必能放過我。”
“流月,你到現在還不知道?你得罪的不隻是皇後,還有皇上。皇上要料理許氏是遲早的事,你現在和太後攪在一起,是自尋死路。不隻你,甚至整個方家,都可能因此受牽連。你明白嗎?”
“我不明白。”太後是紀無咎的親娘,紀無咎能把她怎樣?
方秀清便有些無力“不明白也沒有關係,你隻須記住一點遠離太後,能離多遠離多遠。這些,你能做到嗎?”
賢妃低頭不語。
方秀清便突然跪倒“我以方氏一族之長的名義請求你,請你一定要做到。”
賢妃連忙去扶他“父親,您快起來,女兒怎麼受得起。”
方秀清的視線落在正前方,也不去看她,也不起身“你是妃子,我是臣子,跪一跪,自是本分。”
“父親!您這樣說,實在令女兒無地自容。”
“既然你還認我這個父親,那麼父親就懇求女兒,懇求女兒一定要做到此事,行嗎?”他說著,抬眼看賢妃。
賢妃隻得說道“我答應您便是了,您快快起來。”
方秀清便起身,理了一下衣服,說道“我這樣做,真的是為你好。”
賢妃點頭道“女兒知道。”
“至於皇後……我知道你胸有遠誌,但無論如何現在不是時候。皇後現在正得皇上的信賴,你則已經受到皇上的警告。你現在要做的是避其鋒芒,韜光養晦,先消除皇上對你的反感。倘若日後還有機會,再圖他想。人這一生很長,你還有機會,不急在這一時。再有,後位雖好,卻也是燙手的東西,能圖則圖,如若不能,也不要有過多執念才好。我當初一心想和葉修名爭鋒,這才一時衝動,錯把你送進皇宮。如今看來,倒不如早把你嫁給一個青年才俊,讓你好好地做個當家主母,自然也能享一世尊榮。這是我的錯。我現在隻希望你在宮中能夠平平安安便好。”
賢妃被他一番話說得掉下眼淚,她一邊拭著眼淚一邊說道“父親不必擔憂,女兒自會萬分小心。還有,入宮一事,本也是我自願,我不怪你,也不後悔。”
父女二人把話說開了,各自神色都緩和下來。賢妃於是又對方秀清說了另一個驚天大秘密皇上他不能孕育子嗣。
方秀清嚇了一跳“此話當真?”
“我怎麼敢拿這種事情開玩笑,現如今滿皇宮的人都知道此事,隻因涉及鼎祚大業,多數人又不知道內情,所以不敢外傳。要不然父親以為皇上這好幾個月為何隻專寵皇後一人?太後也不勸他,是因為知道他……我之前之所以親近太後,也是因為覺得萬一譚寄執掌了江山,咱們方家也有個靠頭,不至於像葉家一樣成為俎上魚肉。”
“你呀你,你呀你,”方秀清無奈地搖搖頭,“你的眼光,該長的時候不長,該短的時候不短。現在你就應該隻顧眼前。儲君這種事情,根本不是咱們敢想的,你一點心思也不要動才好。就算皇上真的不能孕育子嗣,離江山易主也還得幾十年。皇上今年才二十一歲,身體也好,誰能保證熬過他?是太後是葉修名還是方秀清?就算你能熬,可是一旦你惦記上‘儲君’這兩個字,皇上又豈能容得下你?你要記住,伴君如伴虎,無論你站在多高的位置,都首先要有自知之明,不該動的心思,想都彆想。”
賢妃點頭稱是。方秀清也不知她聽進去多少。他現在無比後悔把這個女兒送入宮中。也不知是不是和太後待久了近墨者黑,他總覺得女兒不如以往聰明了,尤其是在麵對關係到身家性命的大事上,她總容易拎不清。而且,她也越來越急躁,不如以往在家時冷靜。
其實他想一想也可以理解,後宮實在是個鍛煉人的地方,自己女兒年紀輕不經事,總要經過一番曆練才能成熟。
想到這裡,方秀清又覺得不服氣,怎麼葉修名的孫女,在後宮混得就越來越風生水起了呢?按理說,她應該是既不討皇上喜歡,又受太後的壓製,隻有一個後位朝不保夕,應該處處掣肘才是,卻沒想到不到一年時間,她愣是把這個皇後當得穩穩當當。看來此女子是個狠角色。
他反觀自己的女兒……什麼都彆說了。
賢妃回家省親,恩寵隆盛,許多人把它當作一個信號,配合著之前關於皇後的謠言,自然可以推敲出皇上的態度。看來方家這是很得皇上器重啊……宮裡宮外不少人摩拳擦掌想著怎麼往上貼。方家一時風頭無兩。
然而這種風光隻維持了一天。
次日賢妃回宮之時,剛一落腳便接到紀無咎的聖旨,以僭越之罪把賢妃連降三級,罰俸一年。
本來賢妃聽過父親的忠告後,還以為這次紀無咎隻是警告一番,留個情麵,不會把她怎樣。且她又覺得這次的事情自己並未親自插手,即便皇後想對付她,也沒有證據。她卻沒料到,皇上隻字不提傳謠下藥之事,隻揪住她之前的把柄不放,使她無力申訴,隻得吃這一個啞巴虧。
一會兒是烈火烹油,一會兒是寒風過境,宮裡宮外的人們對皇上這種精神分裂一般的做法十分不解。
哦,除了精神分裂,他還狂性大發了……
早在紀無咎下令逮捕許令一家上下時,太後就找他來求情。母子二人當場便起了爭執,大家都是有素質的人,不好胡攪蠻纏大吵大鬨。太後想著苦口婆心以理服人,於是擺事實講道理,從祖宗家法講到江山社稷,從皇後的職業操守講到母子情深,說到最後就開始抹眼淚。
然而,她說一句,紀無咎就駁一句。自己這兒子整天跟葉蓁蓁那小妖婦在一起,彆的好處沒學會,嘴巴倒是越練越鋒利了,嗆起人來穩準狠,每句話都像一個不斷膨脹的麵團堵在你的喉嚨裡,堵得你吐不出來咽不下去,呼吸困難心臟停跳,恨不得殺幾個人來泄一泄憤。
對於太後那三板斧,紀無咎也看膩了,沒什麼耐心了。他從來就是一個控製欲極強的人,但凡有人想威脅他的掌控,都得好好掂量掂量;他從來不是一個多情的人,但凡有想踐踏他那點微薄的情分,那更得好好掂量掂量;他從來沒有對哪一個女人有如對葉蓁蓁這般上心過,但凡有人敢一而再,再而三地陰謀加害他的妻子,那真的是太需要好好掂量掂量了。
太後說得口乾舌燥,乾了三碗茶水,紀無咎卻巋然不動,絲毫不鬆口。到後來她幾乎祭出了一哭二鬨三上吊的潑婦終結技能,紀無咎才勉強答應,寬大處理。
寬大處理的結果就是許令及其母還有他們那一房管家夫婦,因誹謗朝廷意圖謀逆罪大惡極而被判死刑,秋後問斬。餘下許府上下無論男女主仆凡十五歲以上七十歲以下者一律流放到瓊州。不止這一府,許氏除了嫡係一支,其他各房與太後走得近、平時仗著皇親國戚的身份為非作歹慣了的,紀無咎這次一並料理了個乾淨,都把他們趕到那個原生態的地方去打魚。
做完這些,他總算出了口惡氣。
太後聽說這個處理結果的時候,正在佛前念經。她聽到宮女來報,不等對方說完,便眼前一黑。如來佛祖並座下的兩個菩薩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這位虔誠的信徒厥了過去。
等到悠悠醒轉,太後火燒屁股一樣直奔乾清宮找紀無咎理論,連頭上熏了藥的抹額也顧不得摘。
不過她在乾清宮撲了個空。因為紀無咎去了坤寧宮,找葉蓁蓁邀功去了。夫妻二人這幾日被煩心事困擾,也不曾好好親熱過。紀無咎見了葉蓁蓁,與她坐在一處說了幾句,因心情舒暢,他看葉蓁蓁也是怎麼看怎麼嫵媚,於是心癢難耐,等不得天黑,大白天的便要動手動腳。
小鷯哥正蹲在架上閉目養神。雖然如此,紀無咎也不放心,於是照例要倒提著腿把它扔出窗外。剛推開窗戶,紀無咎便看到太後神色焦急地匆匆而過。他因想著趕緊把鳥扔出去好辦正事,因此大腦反應過來
此人是誰時,手上早已動作,小鳥像一枚炮彈一樣發射出去。偏偏他身手好,隨手一丟,便帶了些力道,把小鳥拋得挺遠。
於是來勢洶洶殺氣騰騰的太後,就這麼被一個高速飛行斜插過來的黑色不明物體直襲麵門。
“哎喲!”
屋裡頭的葉蓁蓁這次可聽清楚了,她心中暗暗納罕,這小鳥的叫聲怎麼是帶回音兒的,真真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