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位老神仙,看到底下這個不認真的學生,有些忍俊不禁。
那就接著對,他們說。
“我的教學方式與彆人不相同。有規矩,所以老夫在此先聲明。在課堂上需要遵守我的規矩,不得擅自喧嘩。擾亂課堂者當日所學五十遍起,次日呈上到為師麵前。而且我教的東西隨心所欲,同學們能做好心理準備。好了,這就是規矩。明白了嗎?”
“明白了,夫子。”
“那我們開始上課吧。今天我們要學的是《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元通真人正要開始講,又忽然停下來。
“夜誠小殿下,要認真聽講。”
“我在聽啊,我都會背了。而且我也知道這是什麼意思?老師你講你的,我看我的。”
夜誠來回的翻著自己桌麵上的書本,在每一頁書紙上都用手指敲了幾下。唰唰唰,哢嗒嗒。
夜誠這是故意在挑釁這個老頭兒。還有理有據的反駁著。
“好的,小殿下,既然你說你會背了。那你給你的兄弟們背一背。會背還不行,還要懂得它每一句是什麼意思才算全懂。讓我們看看你的實力。”
“《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
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
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
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
人遺子,金滿贏。我教子,唯一經。
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
“很好,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是什麼意思?”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這句話的意思是。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那麼到老的時候都很難有所作為的。可是,我都會了,還用學嗎?每天在課堂上都隻是讀書習字,太沒意思了。夫子你能不能換點新意。”
“沒問題,小殿下,你想要換新意的話。等我們學完這篇《三字經》。夫子一定帶你們玩些新鮮的。但是你要好好聽講。夜誠小殿下。既然你會背了,你今天的五十遍就免了。下次要是再不認真。又不會背的話,抄的遍數直接翻一倍。”
“知道了夫子。放心吧,我一定不會讓你抓到,我不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