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武道開局一把剪彩刀!
看著染病臥床的皇帝,安樂公主立時哭得泣不成聲。
皇帝伸手撫摸著安樂公主的發髻,笑道
“裹兒,不要悲傷,阿爺隻是偶然風寒,過幾日便好了,你又何必急匆匆地進宮來。”
安樂公主搖了搖頭,流著淚道
“阿爺,您就讓我留下來吧,女兒要看著您的病去了才能安心。”
皇帝點了點頭,欣慰道“也好,讓阿爺常看看裹兒,病就好得快一些。”
俗語雲皇帝愛長子,百姓愛老幺。但李顯顯然不是這樣的人。
在他的諸多子女中,最受寵愛的就是幼女安樂公主。
要知道,安樂公主曾經奏請立她為皇太女,皇帝是認真地考慮過這件事的。
不過可以預見,此事的反對之聲有多大,所以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還有一次,安樂公主自己擬了詔書,蒙遮住前麵的內容,請皇帝畫押,李顯依然笑著答應了她。
可以說,皇帝待小女兒簡直不能再好,各種違製、逾禮之事,安樂公主不知做了多少件,也從不曾改變過皇帝愛女寵女之心。
見安樂公主還要說什麼,韋後製止了她道
“乖裹兒,先讓你爹爹把藥喝完。”
吃過了藥後,皇帝很快就昏昏欲睡起來,韋後與安樂公主便先離開兩儀殿,到了甘露殿。
一回到宮殿內,見周圍皆是心腹,安樂公主立即開口問道
“母後,您信中是什麼意思,舅舅和表兄竟要舉事?”
韋後屏退了左右,令他們約束好下人,便拉了安樂公主一齊坐下,歎道
“事情緊急,所以喚你過來商議,你表兄無端遭人暗殺,刺客雖未得手,難保不會再來,定然是朝中有人欲謀算韋氏。”
“那便多給表兄備些親兵護衛就是了。”
韋後搖頭道“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虎兒是韋氏的嫡支長子,他若死了,韋氏便亂了,況且我們怎能坐等他人襲迫呢。”
安樂公主眼中閃過一道寒芒,不屑道
“母後,我看是舅舅和表兄,不甘心於現在的權勢了吧。”
“怎講?”
安樂公主站起身來
“阿娘,您已經貴為皇後,凡有所請,阿爺無有不應,縱然舅舅他們舉事成功,做了皇帝,於你、於我又有什麼好處,地位又豈能有絲毫變化?”
“於阿娘你來說,此時本就是富貴已極,舉事意義在何?除非……”
韋後笑問道“除非什麼?”
安樂公主眼中閃爍著權欲的光芒,道“除非,阿娘能更進一步。”
韋後滿意地用手指著安樂公主道“你這孩子,還真是膽大包天。”
“母後!”安樂抱住韋後,依偎在她身邊撒嬌。
韋後輕輕拍了拍安樂的左肩,開口道
“裹兒放心,阿娘從未想過讓你舅舅和表兄即帝位,隻因重潤被害,他們料定阿娘沒有子嗣,自然舉事後便任由他們拿捏了,可笑!”
韋後眼神一變“待事成後,我便效武後那賤人行帝位之事,封邦建國,改年定號,待阿娘百年之後,便傳位於你,絕不交予他人。”
安樂公主欣喜不已。
……
興道坊。
婢女喘著氣走到一座富麗堂皇的府門前。
抬頭看去,匾額上書九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大乾鎮國太平公主府。
這裡住著的,就是大周武皇最寵愛的女兒,當今陛下的親妹妹,鎮國太平公主李令月。
婢女呼出一口氣,總算是到了。
有人會問,上官婉兒的信僅比韋後晚送出半刻鐘的時間,卻為何要比安樂公主那邊慢這麼久呢。
事實上,是因為太平公主的府邸實在是太多了。
僅長安城,她就在興道坊、興寧坊和禮泉坊均有府邸,且每個府邸都占地上千畝之大,據半坊之地。
上官婉兒的婢女先是到了興寧坊,府邸上的侍衛說公主現在禮泉坊住著,便又趕到禮泉坊,才知道公主今日剛剛又搬到了興道坊去住。
這麼一通折騰下來,足足數個時辰之久,婢女的腿都快走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