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武道開局一把剪彩刀!
蘇鶴溜到汾州境內不過半個時辰,還沒來得及去隰城縣拜會公孫瑩的父母族親們,身後的那群好事者又浩浩蕩蕩地跟了上來。
真是奇了,天下道修佛修那麼多,哪個沒有類似點石成金的手段?何必一直追著他不放。
這卻是蘇鶴想錯了,事實上,即使崇玄署十二天師,也並不會點石成金的法術,所以那些一路追至此的人才會這般狂熱。
沒有辦法,蘇鶴隻得故意現身於一個百姓聚集的地方,當眾施展剪彩刀法,把百餘張紙上所畫之馬剪彩成了一個個木馬,把追蹤而來人群的注意力轉移過去,隨即再度隱姓埋名地逃離了汾州。
一路向西,蘇鶴徑直進入京畿道地界,過了潼關,進入了一個小縣城。
向路邊的商戶們打聽了一下,此地名為華陰縣,曆代才人輩出,有“天下楊氏出華陰”之稱。
傳聞中,前朝開國皇帝文帝楊堅、一代廉吏關西夫子楊震、“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皆為華陰人氏。
蘇鶴連日趕路,饒是內視境小成的武修體魄,也不免有些乏了,便就近尋了一家酒肆,準備吃喝一頓休息一下。
按照幾文錢哄來的街角小童所描述的方向,蘇鶴幾步就走到了離他最近的一家食肆。
可奇怪的是,華陰小縣本戶口不多,遊客也甚少,今日這間小酒肆外卻聚集了數百人,每人都臉紅興奮地引頸向店內探去,熱鬨非常。
蘇鶴性喜靜,本不欲湊這番熱鬨,轉身正要離開,卻聽到有人喊叫道
“李翰林,聽說你劍法超群,一日殺三虎,可是真事?”
“李翰林當真讓奸宦高力士脫靴嗎,太解氣了!”
“聽聞李翰林當年在京城飲酒,身無分文,還是賀老秘監解金龜充抵酒錢,今番在這裡飲酒,可彆把店家喝窮了啊!”
“是啊,後來賀老秘監還作了‘莫謾愁沽酒,囊中自有錢’之句呢……”
眾人高呼大笑,個個都為親眼見到李翰林的風采而欣喜不已。
酒肆店內,聽著外麵人的起哄,李白和華陰縣令等人都笑而不語,而店家則神情略帶緊張地看著李白,露出一副尷尬的笑容。
李白雖有些醉意,卻一眼就看出了店家心中的擔憂,掏出一塊巴掌大的金牌,丟給了華陰縣令。
華陰縣令連忙恭敬地接住,低頭一看,金牌上書
“敕賜李白為天下無憂學士,逢坊吃酒,遇庫支錢,府給千貫,縣給五百。文武官員軍民人等,有失敬者,以違詔論。”
縣令當即躬身向西麵京城遙拜,口呼萬歲,隨即挺起神來,笑道
“陛下詔賜李翰林逢坊吃酒,無須付賬,但本官身為華陰縣令,自然也不能讓店家平白吃了這一虧,來人。”
一個仆役彎腰上前。
華陰縣令吩咐道
“依照陛下詔命,去縣衙取五百貫錢,為李翰林充作酒錢。”
那仆役立刻領命而去。
接著,華陰縣令笑著看向酒肆店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