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武道開局一把剪彩刀!
第207章大和城
不同於疆域遼闊的大唐帝國,南詔國國土不大,完全沒有足夠的抵禦妖獸衝擊的縱深。
因此在南詔王剛剛下令對開南城實施糧草封鎖的戰術時,當有人來報發覺竟有數量不少的妖獸越過開南城北上的消息後,閣邏鳳頓時就有一種不詳的預感。
於是他果斷地放棄了繼續與唐為敵,撤出了攻占的劍南道州郡,並召集所有南詔軍隊火速趕至南詔都城大和城。
事實證明,他的判斷和預感是正確的,獸潮果真在數日後就爆發了,但令閣邏鳳沒想到的是,他過分高估了自家的都城大和城城池的堅韌程度。
或許是此次的獸潮是千百年難遇的超大獸潮的緣故吧,大和城僅僅是麵對一些散兵遊勇的妖獸衝擊,連十日都不曾堅守住。
在城牆上的守卒死傷慘烈的情況下,南詔軍隊士氣崩潰,士卒們全部四散奔逃而去。
南詔王閣邏鳳無奈,隻得率領殘部以及王親國戚向西逃遁,欲投奔到西邊的婆羅門國避難。
連國王都逃走了,南詔其餘各地的官員和守軍們的行為可想而知,人人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逃亡,百姓們拖家帶口慌亂地跟在貴族們的馬車身後,大部分死於亂軍與妖獸們的踐踏之中,其餘則基本上進了妖獸的腹中,活著逃走的不到一成。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此刻蘇鶴走在前往會川都督府的路上,沿途之地全都是十室九空、滿目荒涼。
偶爾能看到幾道人影,走近一看,皆是橫躺在地上的死屍,周圍聚集了十數隻正在大快朵頤的灰褐色禿鷲。
蘇鶴麵色沉重,一言不發地一路趕至會川都督府,其實心裡對其地也不抱有什麼希望了。
擁兵十數萬的大和城都擋不住妖獸的侵襲,更何況隻有一千士卒的會川都督府呢?
可當蘇鶴抵達會川都督府後,眼前的一幕卻令他無比的驚訝,都督府東北角的位置,居然有一支數百人的軍隊背靠西瀘水正在堅守城池。
麵對城外兩倍於他們的妖獸群落,這支軍隊顯得格外沉著冷靜,各種護城手段都施展的極為得體,在妖獸不斷衝刺下,這座小城竟巋然不動,始終不曾被妖獸得手。
見到這一幕,蘇鶴心中感慨,畜牲到底還是畜牲,雖然在靈氣充沛的環境下成長得實力十分強大,但終究靈智未開。
明明以這支軍隊的人數,他們隻能死守一個角落,城池其他地方都無力防守,可這些妖獸的眼裡卻隻有兵丁們的血肉之軀,隻會流著哈喇子張開血盆大口向前無腦地衝鋒,從未考慮過從其他地方悄悄繞進去。
定睛一瞧,這些妖獸全都是下階和中階的妖獸,其中最強的幾隻也隻能相當於搬血境的修士,想必是妖獸血脈太稀薄、品階太低,因此靈智也遠不及上階乃至天階的妖獸吧。
至少在崇玄署的記載裡,實力強大的妖獸是擁有與人族一般無二的智慧的,甚至還出現過有能力統帥所有妖獸族群的頂尖妖獸,可見妖獸的靈智高低,與實力和品階有著直接的關聯。
眼瞅著城牆上的守卒們用弩機射死了十數個妖獸後,很快就有一些更多的妖獸從不遠處聚集到了這裡,就如同漏鬥裡的沙子一般,剛掉下去一顆瞬間就會有新的幾顆沙粒補充過來,蘇鶴當機立斷地拔劍出手。
一道散發著滔天殺機的浩蕩劍芒赫然斬出,劍芒內蘊含的真元是何等磅礴,頃刻間就將城池外的所有妖獸化作了齏粉。
劍痕在地麵上劃出了一道百丈深的裂穀,裂穀內經久不散的劍意和殺機震懾住了所有想要往這邊來的妖獸群落,這些妖獸們全都本能地感受到了恐懼,紛紛調頭向其他的方向奔跑逃竄。
城池內得救了的將士們如釋重負,儘皆各自歡呼雀躍起來,為首的一個將領則來到蘇鶴麵前,半跪下身子,抱拳鄭重道
“末將會川都督府校尉王騰,多謝高人仗義出手,救我幾百將士性命,末將感激不儘。”
蘇鶴擺擺手讓他起來,隨即詳細地詢問道
“王校尉,會川都督何在?為何此地隻剩汝等在守?”
王騰聞言,神色落寞地答道
“都督他……已經戰死了……妖獸來的太快,南詔之前還在與劍南節度使交戰,與帝國撕破了麵皮,根本不曾與我等報信,都督都來不及疏散百姓,城池就被獸潮圍了。”
“都督為保全此地百姓,故意引兵把妖獸往遠處引,此策雖然奏效,但都督他本人卻死於妖獸踐踏之下,隨行的軍士們隻怕也是無一生還。”
“我等殘部隻得退縮到城池東北角,背靠西瀘水拒敵,瀘水有毒,妖獸也鮮有能過者,故而僥幸活到了現在。”
蘇鶴在心裡緬懷了一下這位素味平生的會川都督,隨即繼續追問道
“你可知南詔都城大和城在何處,開南城又在何處?”
王騰側過身來抬手指向西南方向,答道
“大和城在距離此地西南方向四千裡左右的地方,高人隻要看到西洱河,就離大和城不遠了。”
“至於開南城,末將就不甚清楚了……隻知道其在大和城還要往南的地方,那裡已經是臨近南疆腹地的極其危險之地了,除了崇玄署的道長們,隻怕是沒幾個人敢過去。”
蘇鶴點點頭,從懷裡掏出一枚空明玉玉佩,從中悄然取出數百石糧食,叮囑王校尉道
“我方才那一劍是全力斬出的,有我的劍意蘊含在劍痕處,天階以下的妖獸絕對不敢越雷池一步,汝等勿要放棄,堅守城池,定會看到妖獸被肅清的那一天!”
這枚空明玉玉佩還是河西之役時在敦煌城內李令月贈給他的,後來他出兵洛陽的時候,為保萬一在玉佩提前貯藏了數萬石的糧食,以防糧草不濟,沒想到在這裡卻派上了用場。
王騰又驚又喜地接收了這些糧草,感激地又向高人躬身行禮,然而抬頭之際,蘇鶴的身影已悄然不見。
……
在山林中奔騰了不知多久,蘇鶴總算是見到了一條比大渡水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寬大無比的河流,想必就是王騰所言的西洱河。
而西洱河西南岸邊,矗立著一座在整個南詔大地中鶴立雞群的雄城。
大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