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重返大唐_長生武道:開局一把剪彩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二百五十三章 重返大唐(1 / 1)

長生武道開局一把剪彩刀!

第253章重返大唐

“四代人都見過的一位蠱師,而且每次見他都是這麼一副萎靡瘦弱、日薄西山的模樣?”

見武士點頭稱是,蘇鶴在心裡嘖嘖稱奇,揮手讓武士退下,並吩咐侍從請他剛剛任命的幾位清平官過來。

少頃,六位職同宰相的清平官一齊入宮覲見,蘇鶴免了他們的虛禮,當即開口問起那麻衣蠱師的事。

令人驚奇的是,六個清平官的回答也都出奇的一致,他們都稱在幼年或少年時曾見過麻衣蠱師,並且他們各自部落族裡的長輩也都對這個麻衣老者有不少印象,甚至族中數百年前的記載裡,都能尋找到有關這老人的蛛絲馬跡。

得到了這麼多人的印證,蘇鶴逐漸對這個麻衣蠱師重視了起來,沉聲問道

“此人能存活數百年之久,蠱術定然不凡,如此人物,先王閣羅鳳,以及此前的曆代南詔王,為何沒有派人尋找過他的蹤跡?”

一位較為年長的清平官答道

“回大王,閣羅鳳與其父也曾屢屢派人尋覓麻衣蠱師的行蹤,但我南詔人口稀少,修士不多,當時全天下的蠱師滿打滿算也僅有兩位七境蠱師,這兩位高人漫山遍野地尋找了長達八年之久,也未得到任何線索。”

“後來獸潮爆發,兩位蠱師戰死,閣羅鳳自身難保,倉惶向婆羅門國奔逃而去,自然更無精力去探尋那老蠱師。”

“至於曆代南詔王,那時六詔尚未一統,各國之間紛爭不斷、戰事頻發,君王們都把人力物力投放到了出兵征戰中,哪裡還能顧得上尋覓一個不知孰真孰假的民間傳說呢。”

蘇鶴恍然,如此說來,這位麻衣蠱師的實力至少也在八境以上,甚至有可能是九境的頂尖強者!

沉吟了一會兒,蘇鶴又想到了一個奇怪之處,“既然民間如此多的人都曾見過這位蠱師,並且還基本上都曾受益於他,為何無人為其修建廟宇,供奉香火,以尋求庇佑?”

清平官們聞言麵麵相覷,欲言又止。

良久,才有人低聲答道

“在南詔,蠱術隻能作為一種傳承,沒有資格封神,自然就不能被入廟祭拜。”

“現如今南詔國內九成以上的寺廟都是佛寺,若非大王下令為崇玄署道長修祠立碑,整個南疆之地不會有一個道觀……”

一聽到佛寺,蘇鶴頓時警惕起來,“九成以上的廟宇都是佛寺?是佛門哪一派?”

“回大王,南詔佛門幾乎儘是密宗,自百年前密宗傳入南詔以來,信徒百萬,極為盛行,現已成為南詔國的國教。”

蘇鶴聞言驚訝不已“密宗?”

密宗傳入中原都不過二十年光陰,居然這麼早就在圖謀南詔之地了……

正如清平官所言,密宗自傳入南詔以來,無論是民間百姓還是貴族豪門,甚至連王室都頗為信奉其道。

曆代南詔王都曾下令大建寺廟,鑄造佛像,勸龍晟曾用三千兩黃金鑄佛三尊,到勸豐佑時,密宗佛門達到鼎盛時期,甚至達到了“大寺八百,小寺三千”的程度。

不過,除了佛門,南詔百姓其實還有另一種原始信仰,在許多白族居住的村子都有一個“本主”。

這些“本主”有的是自然神,如蒼山神、龍母、洱海神;有的則是圖騰或祖先崇拜神,如白馬、白駱駝、柏節夫人、細奴羅、鄭回等。

但在密宗的不斷擴張之下,這些信奉本主的南詔國人已然是越來越少,南詔的諸多自然神都到了即將失去香火供奉的地步。

得知此事後,再結合麻衣蠱師所言的“佛,寺廟,不可立”之語,蘇鶴靈機一動,當即就有了一個打壓佛門繼續在南詔傳播的法子。

以維護南詔傳統和先祖為名,來一場南詔版的“克己複禮”!

正好六位執掌國內最高權力的清平官悉數在此,蘇鶴當即便對他們下達了一道王命。

“傳寡人之命,密宗佛門空受世人朝拜供奉,在獸潮爆發之際卻不曾有佛修出麵救萬民於水火之中,實乃枉受我南詔一方之香火,今本王為萬民計,布此王命與南詔子民。”

“自今日起,任何人不得再新建一幢佛寺,各地官署務必嚴加查辦,且官署須得出資為各部落所信奉之‘本主’修築廟宇,使我南詔諸神,得受萬民朝拜。”

“另外,對一應前往佛寺上香、禮拜、捐錢的國人征收重稅,但‘本主’之廟宇及道觀道宮等地的香火錢,僅征收尋常稅錢即可,凡我南詔子民,不得有違,抗命者斬!”

清平官們當即便擬寫了王命詔書,匆忙前去頒布。

明麵上,蘇鶴並未下令立刻拆除一切密宗佛寺,畢竟現如今的南詔百姓有那麼多佛門信徒,這麼做不能治本,反而會遇到民眾的不滿和反彈。

然而背地裡,蘇鶴卻使了個陰招,命人用各種手段去挑起佛寺與百姓們的矛盾——其實就算不挑撥,不事生產的僧人與日夜耕種田獵的黔首們之間就有天然的矛盾,天長地久,總會爆發出來。

如此一來,南詔百姓們對佛寺的厭惡之情變得越來越濃烈,加之蘇鶴命令官署們有意識地宣揚,不到一年,佛門的名聲就在南詔國徹底臭了。

畢竟佛修們在獸潮來臨之際紛紛棄寺廟撤退回了大王舍城,受南詔香火錢糧供奉,卻不肯為百姓出一點點力,這些都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後來,民眾的不滿在逐漸攀升到後,甚至自發性地聚眾拆掉了原本由他們出錢出力建造起來的一幢幢佛寺,從此南詔之地再無一個佛門寺廟,當然,那都是後話了。

就這樣四個月過去了,南詔的事務都已趨向穩定,蘇鶴便按照此前計劃的那樣,選擇了南詔各部落中最能得到民眾認可的金發部首領阿越,封他為太子,令其留在大和城監國,自己則準備與崇玄署的道長們一並返回大唐。

南詔國的百姓雖然不舍,但也拗不過蘇鶴回鄉之心,隻得目視著蘇鶴的離去。

此時葉法善他們也已經籌備好了新開南城的建造事務,當即便與蘇鶴一道向北而去。

翻過清溪關,渡過大渡水,時隔半年之久,蘇鶴終於再度踏入了大唐的土地。


最新小说: 好孕福妻嫁首長,絕嗣前夫氣瘋了 擁有男頻待遇後她爽翻了 成神,從龍巢開始[西幻] 易容偷家雙修成神錄 誰把龍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今天毀滅大宋了嗎? 穿到古代每天都想死 末世洪水,美女鄰居上門求糧 [全職高手]身為策劃,攻略玩家 老六老師:我受的罪,你們得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