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武道開局一把剪彩刀!
第352章八百王侯,三千鬼將
鬼族大軍之中,一個身披重鎧、手執利斧的魁梧壯鬼大步流星地走向城樓上,恭恭敬敬地彎腰向城樓前的鬼王行禮道
“吾王,薊縣境內所有陽界生靈俱已斬滅,是否立刻率軍南下中原?”
城樓上,一個身著華貴服飾、頭戴冠冕的陰軀負手而立,神情複雜地望向河北道的山川地理,眼神裡流露出深深的懷念與哀傷。
此鬼身上的服飾雖然不凡,然而其衣容針腳似乎都是先秦時代的紡織技藝,一看就與大唐的仕民百姓素日裡所穿戴的衣裳截然不同。
鬼王黢黑的臉上此刻滿是緬懷之情,久違地撫摸著本為冰涼、但對於鬼軀而言卻頗為溫暖的人間城牆,擺手道
“不必,中原大好人間,怎忍心讓這大唐寸寸山河之上躺滿屍首呢……”
就在魁梧壯鬼以為鬼王心懷憐憫、仍念前世的人間舊情,正待出言勸諫之際,耳邊忽然又傳來了鬼王的聲音。
“幽州城駐紮著傳說中大唐現今最精銳的河西軍和朔方軍兩部,懷戎、燕州、檀州等地還有鎮遠軍、威武軍、清夷軍等河北邊軍,如不除之,如何能放心南下呢?”
“南下之前,先將這河北數萬裡之土地,化作我鬼族入主陽界的橋頭堡吧……”
輕描淡寫的兩句話,就將河北萬千生靈的命運宣判了死刑,幾乎可以想見,不久的將來,這片土地將會變成怎樣的人間地獄。
魁梧壯鬼聞言心下一凜,連忙叩首領命,隨即起身去調度鬼族軍馬。
轉過身後,魁梧壯鬼暗罵了自己一聲愚蠢,怎能懷疑鬼王陛下對人族尚懷有舊情呢?
儘管千年前,它也曾是這中原大地上統禦萬方、敬天保民的一代雄主,然而在陰間鬼域的這千年曆程,早已將其從頭到尾轉化成一個不折不扣的鬼族。
鬼族乃陰靈,不喜人間隨處可見的日曜、月暉和生靈身上的那股陽氣,令它們感到舒適的,是幽暗與死氣!
自幽暗陰霾的鬼域中出來的陰靈,對生靈沒有憐憫,更不會有舊情!
……
……
終南山,三清殿內,除了仍留在上清殿觀察鬼族動向的李含光,崇玄署十二天師齊聚於一堂,三大護國天師葉法善、司馬承禎與吳筠也悉數到場。
每個人的神情都十分莊嚴肅穆,就連一向慈眉善目、即使獸潮爆發、天降寒災與旱災臉上也常懷笑意的葉法善,此刻一雙蒼老而睿智的眼眸中也顯露出罕見的銳利神色。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崇玄署在南疆一役中折損了兩位天師級道士,不過這幾個月過來,洛陽上清宮的監院餘道長以及原來會稽山龍瑞宮的監院張鬆年雙雙突破了道門七境天璿境,從而順勢填補了崇玄署空餘的兩個天師之位。
對於這個結果,終南山上的眾道士並不意外,張鬆年在龍瑞道宮修行數十載,日日夜夜、一舉一動都能夠在無形之中得到極玄大元洞天的靈氣饋贈,加之他悟性、天賦本就屬上乘,今歲才突破天璿,隻會令眾人覺得太晚。
反倒是餘道長,他雖然與李含光是同輩的道士,兩人也是交情甚篤的至交好友,然而無論是根骨、天賦還是悟性,餘道長都遠遠不及李含光。
畢竟後者乃是道隱天師司馬承禎的親傳弟子,更是上清派公認的下一代宗師的不二之選,而餘道長隻是一個苦修數十年也隻能在玉華觀做一個監院,
崇玄署在天下各道安設的道宮和道觀,也是有重要與無關緊要之分的
京畿、都畿兩道不僅有天下龍脈、道門祖庭終南山和天下道宗之地邙山翠雲峰,還藏匿著兩漢魏晉以來曆朝曆代的宮廷機密,安置在這裡的道宮和道觀自然是最重要的,崇玄署傾向的資源也會更多。
比較直觀的就是,洛陽上清宮內常駐的道士就有五十人之多,要知道,大唐自天寶以來全天下的道士也才隻有千人不到——“天下觀一千六百八十七,道士七百七十八,女官九百八十八”,而一個道宮就常駐了五十位道士,上清宮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排在京畿、都畿兩道,比較重要的幾個道就是河北道、關內道、劍南道、河西道、嶺南道、以及江南東道。
這些地方要麼是邊境之地,曆代王朝的君主都會極力請求崇玄署在這裡分設道觀,以防蠻族的蠻巫、南詔的蠱師和妖獸犯境。
而像江南西道這種既非邊境、治下又有雲夢宗這樣的武道大宗承擔一定的保境安民的責任,對崇玄署的需求就沒有那麼大,因此資源和道士的傾向就會理所當然的少一些。
玉華觀內僅有道士十一人,連龍瑞宮的一半兒都不到,更枉論與上清宮相提並論了,當年蘇鶴在雲夢宗求學武道時,玉華觀除了餘道長,再無一位五境以上的道士,其地位之低可見一斑。
餘道長被分派到這種道觀作監院,自然連帶著也會被視為天資不足、不會成為崇玄署重點培養的對象。
其實,崇玄署確實是這麼考慮的,認為將餘道長安置在玉華觀做一輩子的監院就很合適。
但卻沒想到餘道長雖天賦不足以與李含光媲美,然而其心境和悟性卻隨著光陰的流逝逐步成長起來,修為也是一路提升,最終令所有道修都不得不側眼相看,並在後來被崇玄署安排到了洛陽上清宮去做監院。
而這個監院的位置坐了還沒幾天,餘道長竟又與蘇鶴一同親身遊曆了北邙鬼域、邙山鬼城和陰曹地府,知曉了大量陰間鬼族的辛秘,為崇玄署增添了許多至關重要的關於陰司冥府的記載,藏經閣內也多出來了幾部厚厚的典籍。
回到陽間後,眼界大開的餘道長對天地之間萬事萬物陰陽往生大道的理解愈發深刻,很快就突破至天璿境,成為天師級道士。
此刻,眾天師們在三清殿內坐定,道隱天師司馬承禎率先開口道
“含光自上清殿內勘測到了這支現身於幽州薊縣的鬼族軍隊,大約八百王侯,三千鬼將,鬼卒數目則在十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