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問策_貞觀王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貞觀王爺 > 第七十三章 問策

第七十三章 問策(1 / 1)

貞觀王爺!

雷霆雨露均是恩典,這房子的選址跟建造,葉青心裡已經有了一個底稿,那就是交給楊政道,恐怕也隻有他最合適了。

葉青也不忘惡心一下李二命他免費建行宮一事。於是就拿太極宮地勢低,每年夏天不光潮濕悶熱說事兒,聽的李二心裡是直哼哼。

而且由於皇家為了講究皇家的高貴,建築規格都很高大威武,用來體現天子的威嚴,上麵的吉獸都乃青銅所鑄,雷雨天經常遭雷劈,整的李二有時候以為是上天在懲罰他殺兄弑弟,逼父禪位的惡果。

葉青一番對太極宮的見解,引得長孫鳳目連連瞪他。

葉青引領著李二與長孫往正餐廳走去,那裡是一個碩大的餐廳,自然,裡麵也有裝修豪華的雅間用來偶爾待客。

前往的路上蕭妃緩緩走了過來,再次對著李二行禮後,便走到長孫跟前低語了幾聲,長孫便跟李二說了句妾身跟蕭妃說些知己話,兩人就攜手離開了。

李二邊走邊對葉青道“朕來的時候看見了,原本逃避戰亂的鄉民被你安置在了你侯府莊子上,不錯,此舉正合朕意,隻是這大唐百姓依然還是貧窮,朕每思及,便是徹夜不眠啊,你既然能夠一下子賺那麼多錢,自然就能夠為朕謀一良策吧,如何才能使這百姓快速的富裕起來,如何才能吃飽穿暖?”

身為心懷天下的雄主,今日來除了鬨清楚葉青那些新鮮事物到底對大唐意味著什麼以外,還有就是對近幾日朝堂上群臣關於流民亡命山澤,回歸大唐後的安置建議不統一,這些因戰亂而常年逃亡山間的百姓,在大唐元旦來臨之際,思鄉心切,也是無法繼續在山間流亡,於是選擇了成批成批的往地方上湧去,大量的人口一下子打了朝廷一個措手不及。

朝堂上繁瑣的事情讓原本還想過個消停元旦的李二煩惱不已,一時興起便帶著長孫過來看看,先把葉青這個小王八蛋的事情解決掉,說不準還能再順帶安置一些山野流民。

李二淡淡的說完後,葉青眼前便出現了那天林縣令送來的那些山民,衣不蔽體,骨瘦如柴,一個個麵黃肌瘦,就連三四歲的小孩兒都因為營養不良而顯得神情呆滯,頭發枯黃,雙眼看不見一絲的童稚與該有的天真爛漫。

“人危困則憂死亡,憂死亡則思治,有治便易教,大唐百姓是最為容易滿足的百姓,隻要沒有戰亂,隻要能吃飽肚子,有田耕,有衣穿,便是天大的幸福。”葉青緩緩說道,他覺得這個話題有些沉重,因為這是困擾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疑難雜症。

“有臣勸諫朕亂世當用重典,需以雷霆手段鎮壓懾服流民,令其不敢造次,你以為如何?”李二微笑著問道。

“臣不敢苟同,天下亂,流民分,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百姓隻想安然度日,沒人想要與朝廷對著乾。何況,陛下您以為我大唐乃亂世嗎?您勤施廉政,為國憂民,大唐在您治下,一日好過一日,不然,這些流民豈會舍命下山?陛下仁慈英明,胸懷若穀,自然不會如此。隻要我大唐這幾年能夠風調雨順,亡命山澤的百姓,自然會主動回我大唐。”葉青斟酌著字句說道。

李二點點頭,歎道“是啊,隻要大唐富裕了,百姓安居樂業了,流亡山澤的百姓自然就會回來了,可短時間內如何能使我大唐富裕呢,祥瑞畝產大於這前朝與朕江山的所有作物,但因為太少的緣故,還是無法一下子普及啊,這又是一年啊,關中地區都沒辦法普及,就是連勳貴家庭,都還是沒有做到應有儘有啊。”

“陛下,臣覺得如此才是幸事,凡事欲速則不達,既然上天賜我大唐祥瑞,又賜我大唐英明仁慈的陛下,臣相信,年之內必能呈現一番盛世。”

葉青有些拿不準了,這家夥不會又是給自己挖坑吧,自己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侯爺,還是個閒職武散官,這朝堂上的事情,您應該跟您的左膀右臂房謀杜斷商量啊,再不濟還有長孫無忌等人呢啊。

李二扭過頭看著葉青,突然問道“你能一下賺這麼多錢,就沒有一個法子讓朕的江山也一下子富裕起來?還有,這次征突厥俘虜的那十多萬人你覺得朕該如何處置?”

葉青眼睛一亮,對啊,這十多萬人不能白養著啊,但讓他們開墾荒地,種植農耕也不現實,這樣等於給他們田地種植,讓他們活得還滋潤了,農閒後為大唐的基礎建設做點貢獻那是太應該了啊。

於是二貨脫口道“陛下,要想富,多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

“滾,混帳東西。”李二怒踹葉青一腳道。

葉青急忙閉嘴,訕訕的乾笑著,得意過頭了,要不是李二攔著,恐怕更多的計劃生育標語就要被他脫口念出來了,“一人接紮,全家幸福。”“隻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少生孩子多種樹,多生孩子喂狗熊。”都是很押韻合轍的啊。

他忘了此時大唐缺的就是人口了,還少生孩子多種樹,現在李二正鼓勵生育呢,自己這是要對著乾的節奏啊。

但葉青也不是這兩年在大唐光渾渾噩噩的過穿越日子了,他還是做了些技術統計的,雖然這些數字不是很準確,但也能側麵反映出,大唐自李二登基一來,所有一切都已經走上了正規,隻要跟前的李二不整出什麼幺蛾子,貞觀盛世指日可待。

葉青接過木忍手裡自己前幾日閒得無聊做出的數字統計,遞給了李二。

組織了下語言葉青說道“陛下,您請看,這些數字不會說謊話,南方稻米一年兩造、每年畝產四百斤,而北方糧食畝產一百零三斤,這裡不包括那些可以當飯食的新作物在內,一百零三斤這是小臣取的平均值。北方的糧食因為大量百姓引用了曲轅梨以及灌溉的水車,每畝產值增加了四分之一,哦,就是兩成多不到三成。”

李二把那看不懂的數據統計翻了翻,隨手又扔給了葉青,雖然不知道這些統計有何作用,但卻知道葉青最起碼沒有說瞎話,南方畝產還是北方畝產量都是確切的數字,但他卻不知道這小子說這些是何用意。

抬頭望了望廊亭旁邊的一棵參天大樹,雙手背在身後道“繼續說,朕聽著呢。”

葉青看了李二偉岸的背影一眼,繼續道“陛下,臣前些日子從司農寺了解到,我大唐可耕田為八百五十萬畝,又去戶部轉了一圈,拿到了一個不確切的數字,但依據小臣估計,大唐人口數在一千萬左右,而且,由於南方人口相對較少,今年運河運往洛陽的糧食達到了三百萬石,當然,這也是保守估計,並不是很準確的數字,再加上新作物在未來的年之內完全可以在關中地區字給自足,因此,小臣鬥膽認為,就是隱蔽山野的流民全部下山,我大唐也完全可以解決黎民百姓的溫飽。”

這些數字對現代人不算是什麼難事兒,心算牛人一小會兒就能夠算清楚,但在貞觀時期,就是李二也一下子無法理清楚這些數字到底代表著什麼意義。

算籌雖然能夠解決類似的問題,但跟現代人掌握的數學那就是天大的差距了,不過這不妨礙李二噎葉青。

“洛陽幾大糧倉開倉後分食百姓,如果明年是個天災之年你讓朕跟大唐的百姓喝西北風嗎?”李二冷冷的轉過頭問道。

“呃……,陛下,您誤會了,小臣的意思是,自給自足已經完全足夠,這就是我們現在大唐人數少的好處,流民百姓回到田野,自然不可能吃的比地裡產的還多吧,洛陽幾大糧倉清陳去舊,納入新的糧食,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如此一來,完全能夠做到家有餘糧,心裡不慌,自然,正如陛下所言,天災人禍避無可避,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相對而言,都需要冒有一定的風險的,您身為天子,何不嘗試冒險試上一試?”葉青一推六二五,最後還是把皮球踢還給了大唐的扛把子。

“繆論!”李二袍袖一甩,徑直往前走去。但心裡對葉青所做的這些事情以及建議還是有些心動。

同時也不由的哀歎一聲,為何他的身邊那些鴻學大儒就沒有一個人敢於提出這麼冒險的計劃來,每一個都是希望以守家業為主?難道朕的大唐江山是靠守家業而得來的嗎?

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十足的冒險家,軍伍出身,東征西討時,在軍事謀略上往往會做出在精確計算後相對冒險的作戰謀略,此刻葉青一番話,讓他原本安靜的心又蠢蠢欲動了。

葉青一番話也同時利用了前兩年李二隻身前往渭水與頡利談判的冒險精神,如果當初頡利兵臨城下,李二龜縮不出,那時中華大地又會是何種景象呢?正所謂富貴險中求,治理國家,同樣一樣,不過就是需要多多盤算利弊,當利益的天平更傾向掌權者時,掌權者則會不惜一切代價來完成它!

李二把葉青的府邸轉了一個遍,不由皺眉問道“小子,你如此鋪張奢華,就不怕那言官彈劾你?這魏征可是已經把你當成了彈劾第一人了,你雖然離開長安了,但朕現在一天最起碼聽一遍你的名字,想要把你忘在腦後都很難啊。給朕說實話,這宅子你共花了多少錢?”

“陛下,臣不認為臣是鋪張浪費,臣認為臣是在為我大唐創造財富,為我大唐的盛世來臨做微末的貢獻。臣的香水等商品,大大的增加了我大唐商品的多樣性,那玻璃、水晶,您看看,在臣製作出之前,這些錢可都是被西域來的胡商賺走了,現在呢,臣用這些來賺胡商的錢,現在他們買走了大唐大量的貨物,留下了更多錢財跟稅收,這不是在創造財富,難道是在奢靡浪費嗎。”葉青一幅冤屈的神情說道。

李二難得的露出了溫和的笑容,忽然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整個人群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凝重起來。

葉青受寵若驚,後世都知道領導拍你肩膀意味著什麼!何況是這個時候?李二旁邊崔步不離的花孟眼珠子都快要掉到地上了,這……這葉侯也太得聖恩了吧!

李二簡簡單單的拍肩膀動作,在大唐所有臣子當中,可是隻有長孫無忌才會享有的榮耀啊!

“對了,朕現在後悔了。”李二突然的冒出這麼一句。


最新小说: 殿下,你搶的王妃是頂級大佬 滿門忠烈去當兵,我震驚全連! 妹妹的校花班主任竟然暗戀我多年 慣壞 五藏玄冥 綠腰 巫師:我能解析一切真理 顧總,你的暗戀藏不住了 靈異奇說 開局上交核聚變,能給份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