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王爺!
(祝大家七夕快樂!求推薦求收藏!!!再次祝大家七夕快樂,有情人終成眷屬。“
葉青緩緩蹲下身子,一手扶著老人語重心長的說道“是小子我急功近利了,完全忽略了我大唐村莊的現實問題,這樣您看如何?”
老人一聽葉青的話,急忙回頭看著葉青的眼睛,深邃的眸子裡充滿了真誠與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像是憐憫也像是悲哀的東西。
“滿10歲少年必須接受受學三年學業,試三年學業可延長至五年不等。每年的春耕與秋收學院會有假期讓學子們回家補充家裡不富裕的勞力,而且每七天受學五天,有兩日可自行安排回家幫助家人。一年兩個學期,每個學期成績名列前茅者,同樣會有獎勵給予。您看如何?”
老人顫抖著雙唇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有些濕潤的眼睛盯著葉青好久好久,然後用力的點了點頭“謝謝縣令大人寬懷慈悲。”
“不敢不敢,小子心裡有愧啊,隻顧著想要做一番業績,卻忘了黎民百姓的現實需求了。”葉青扶起老人,抓起老人的手放在手裡拍了拍。
老人的最低要求也達到了,按照葉縣令的說法,他家裡現在隻有十歲的老二是達到了受學的要求,兩年後老三也要接受受學。
那時候老二再有一年也就受學完畢了,老二受學完畢後,老大也就17歲了,再有四年就該服兵役了,如此一來,家裡還剩有兩個勞力,而且還是認字的勞力,這種誘惑對於莊戶們來說也是巨大的,誰不希望家裡的孩子人字呢?
而且難能可貴的是,老大服兵役後,老二、老三自然是不用再服兵役,如果老大不願意,還可以等到老三或者老二21歲後再去服兵役,如此以來,對於莊戶們減少勞動力的影響是降到了最低了。
葉青心裡很清楚,受學三年已經是最高標準了,他可不指望一下子就讓寒門士子受學五年,畢竟,脆弱的財政隨著以後人口的增多,負擔起這些寒門士子的用度也絕不會輕鬆,三年學業已經是現在最大的承受能力了。
何況,他並沒有奢望能夠在這些寒門士子裡走出來多少個優秀人才,說句真心話,這高陵縣所有的寒門士子,能夠出來一兩個大學問之人,都是燒高香了。
三年學業,不過是給十歲少年開蒙教育,給他們的思想一個不再局限於老婆孩子熱炕頭思維,儘可能遠離放羊生小羊賣錢,掙錢娶媳婦,娶媳婦生小孩兒,生小孩兒放羊,然後掙錢娶媳婦的惡性循環中罷了。
離開老人的家,葉青選擇了不再去其他莊戶,他相信,隻要解決一個村莊裡學問先生的顧慮,其他村莊很快就會收到這位學問先生詳之又詳的解釋,再加上自己回去修改法令,發放到各個村正手裡,完全可以解決莊戶百姓們的後顧之憂。
大字不識一個的裡正望著遠去的縣令大人跟縣丞大人,心裡頭卻七上八下的,臨走時葉青的眼神讓他感覺到自己仿佛如芒在背,忐忑不安。
高陵縣衙內,葉青對縣丞、主簿、縣尉正色說道“統計一份咱們縣所有裡正、村正、鄉正的識字之人跟不認字之人,要詳細。”
蘇通顯然已經猜測到了葉青的用意,猶豫了下還是說道“大人,如此大規模的換人恐怕不好吧,這些人在各自的村、莊並無過錯,如此換人恐怕會引起……。”
“沒說現在就換,隻是讓你們統計一份名單而已,至於何時換人,那就看誰不長眼了。難道你認為在受學跟服兵役上,所有的鄉正、村正、裡正都能夠做到大公無私?”葉青挑眉問道。
“是,下官多慮了。”蘇通低頭說道。
葉青揮手讓他們下去,其實,葉青擔心的並不是他們認字不認字,而是裡正、鄉正、村莊大部分都是幾十年後土地兼並的受益者,這些人沒有文化,但仗著一家兄弟們多,在村莊有一定的話語權,經過時間的積澱,自然而然的就能夠在村莊坐大,繼而控製莊戶手裡可以用來買賣的田地。
吩咐完此事後,葉青接下來就要對府兵製進行改革了,這樣的改革就像後世讓在職在崗的領導乾部提前退休,難上加難。
府兵製此時在社會上的地位較高,而且免除了兵士的所有賦役,相當於種田自收,無需繳納,戰時自備資糧,但與均田製息息相關,以後隨著均田製的破壞,府兵社會地位下降,造成了府兵製的土崩瓦解。
這也是葉青為何在府兵製度完盛的初唐時期就開始推行另外一套體製,就是為了避免重蹈以後曆史上的均田製的破壞造成府兵製的瓦解。
不過好在這一切都不用太著急推行,他也深深明白欲速則不達的真理,何況,他有幾十年的時間來試行所有製度,時間對他來講充裕的很。
折衝府是府兵的基本組成單位,高陵縣有四個折衝府,每個折衝府1200人,由四個折衝都尉統領平時的訓練。
而高陵縣的四個折衝府在四個折衝都尉之上,還有一個近日被派遣過來的中人,這位中人是葉青自己要求的,由花孟挑選,李二同意後才派過來的。
至於為何會派一個中人過來監察,是因為葉青比誰都清楚,軍權就像是一把利刃,一個弄不好,受傷的就會是自己,甚至可能會丟掉性命。
這一舉措也是葉青主動要求派來監察自己的。李二對此不置可否,但顯然也明白了葉青的用意。
四千八百人的府兵,到底有多少可以退役為百姓,到底又有多少能夠滿足義務兵製跟募兵製兩者的要求,葉青心裡也沒底,最壞的打算,如果能夠保持兩千人就是燒高香了。
就在葉青苦思該如何把影響力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改革府兵製時,李二的公務桌上已經堆滿了一遝一遝的彈劾他的折子。
李二翻開每一個折子,毫無意外,都是彈劾葉青在高陵縣最近的所有舉動,均田製的破壞,寒門士子的受學,府兵製的破壞卻還還沒有出現在折子裡,這恐怕也是因為葉青遲遲沒有下手的緣故。
花孟遞過來的迷信已經詳細的解釋了葉青對府兵製度的改革方案,甚至精確到每一個人一年的用度多少錢上。
一隻白色的鴿子緩緩飛到兩儀殿門口的欄杆上,嘴裡發出咕咕的聲音。一位中人急忙快速跑過去,小心翼翼的捧起落在欄杆上的白鴿快步走向兩儀殿內。
花孟從那位中人手裡接過白鴿,仔細打量一番後,然後才小心翼翼的從白鴿的一支腿上的細管內抽出卷起來的密信,再次把白鴿交回到那位中人手裡後道“放回內侍省好生喂養。”
李二看著花孟手裡的白鴿會心的笑了笑,前幾日葉青派人把這幾十隻白鴿送到內侍省時,自己還被魏征那老東西彈劾,甚至讓自己立刻放飛那些白鴿。
此刻白鴿卻立功了啊,誰能想到,這樣的白鴿竟然會是優秀的信使呢?這已經是今天第四隻白鴿了。
李二接過花孟手裡的密信,這是葉青密奏給他的,連著四封密信都是葉青講述關於他自己最近這段時間在高陵縣一係列措施的理由。
裡麵詳細解釋了隨著大唐人口增多,唐律在推行維持均田製上的種種利弊,也著重提出了相關理念,特彆是提出了土地乃國之根本,土地國有跟私有之間的密切關係,以及土地私有化後帶來的種種後果。
現在他在高陵縣實施的政策,作為試點,已經開始嚴格控製土地私有化率,並且進行了人口普查,所有莊戶根據人口多少,按高陵縣最新法令重新分配土地,而且多餘的土地則由高陵縣來管轄耕種。
李二最為欣賞的一點兒就是,天災人禍之時,土地的買賣不允許在私人之間進行,隻能以抵押的方式抵押給高陵縣,十年之內有贖回土地的權利。
這樣一來,就有效的控製了,往後幾十年隨著大唐人口增加,開墾新田不及時時,國家依然有足夠的土地私有給新農戶。
寒門士子受學,這是李二完全無異議,絕對舉雙手讚成的措施。特彆是葉青細化了對於有天賦士子的種種舉措。比如,受學三年成績良好,完全可以接著受學五年、七年、九年不等,而九年學業完成後,視其考核成績,是留中朝廷還是分往地方,甚至五年士子、七年士子無心受學時,按其意願,可以從最低一級軍官開始服兵役。
寒門士子受學這一件事情,如果能夠推廣開來,完全是可以取代門閥推薦的九品中正製的,到了那時候,自己就將不再受五姓七家節製,而且,隨著寒門受學科舉製製度的成熟跟完善,五姓七家不用自己打壓,他們的聲望也會在民間開始慢慢下降。
李二打開第四封信,裡麵赫然是詳細介紹了關於府兵製的改革,五年義務兵役,七年、九年軍士,視其功勞可晉升為軍官。
這種苛刻的兵役法保證了部隊的戰鬥力永遠不會自我削弱,但九年後如果沒有軍功,就需要回到地方被安排,或者是繼續成為莊戶,減租減稅。
李二看完後搖了搖頭,這是根本啊,這是大唐立國的根本啊,如此動搖根本,會不會引起其他折衝府的非議呢,甚至會造成其它折衝府戰鬥力下降都是輕的。還是太過心急啊,不過改製嘛,沒有快刀斬亂麻的決心也成不了大事!
接著隨手拿起公務桌上的另一份名單,赫然是高陵縣四個折衝府內超齡的將士名單,這些都是要被葉青去除掉的。